選擇權(Options)也稱為期權,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分為買方(Buy or Long)與賣方(Sell or Short)兩邊,並且有買權(Call)與賣權(Put)兩種權利,買方付出權利金(Premium)給賣方後,在一定的期限內可以用約定的價格與賣方交易現貨或標的物,而賣方則是要提出保證金證明自己可以承擔責任。由於選擇權交易是彼此約定在未來某個時間完成契約,因此會有所謂的到期日(Expiration Date)以及時間價值(Time Value);因為是約定特定的價格,所以會有所謂的履約價(Strike Price)。
選擇權是什麼
選擇權被人詬病的問題就是複雜難懂,所以我們來用白話與範例來解釋選擇權的規則與意思,讓大家比較好理解:
選擇權不像是股票,它並不是有價證券,所以它不會有分紅,不會因為公司賺錢而有獲利。它是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一份契約。選擇權的本質你可以說在是”賭”,雙方去賭說這個情況會發生 or 不會發生,所以它可以拿來當作避險,也可以當作投機。
以避險來說,就好像買保險一樣,你搭飛機出去玩,可以花一點點小錢買旅遊不便險,真的發生問題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你。
以投機來說,就好像賭場一樣,你去賭場玩骰盅,壓大賠大壓小賠小,賭客與莊家彼此之間的對賭。
所以我認為如果要定義選擇權交易的本質,其實就是在”對賭“,賭意外會不會發生、賭骰盅開出來是大是小。
買方
買方就像是買保險的顧客,賭場裡的賭客。以賭客來說,會去壓大就是預期骰盅會開大,而買方做買權,則代表認為會上漲,反之,做賣權則代表預期會下跌。
買方的風險在於買進之後如果行情沒有發展,而是陷入盤整,那麼時間價值就會持續不斷損失,造成買方的虧損。
賣方
賣方則是像保險公司,或說是像賭場的莊家。賣方是”不認為”事情會發生的一方,保險公司認為在機率上來說,預期你發生意外的機率不大,所以他願意收你的保費去承擔你的風險,如果你沒發生意外,他就能收走這筆錢。
賣方的風險在於賣出後如果行情大漲或大跌,如果看對不會再賺更多,獲利是有限的,而如果看錯,多看錯一點就多賠一點。
買權
買權(Call)就是看漲的權利,你可以想像成是去賭場玩擲骰盅,買權像是骰盅開大。
買權是彼此約定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用某個價格買進的權利,例如台積電500的買權,代表在未來這份權利到期時,我可以用500元的價格買進台積電。而這份權利會有個價格,我們稱為權利金(後面會介紹到)。權利金會隨著情況變化而改變,就好像你的保險一樣,當你身體健康時你的保費就不會很高,當你的身體發現有問題之後,保險公司就會把價格調高。
賣權
賣權(Put)就是看跌的權利,賣權像是骰盅開小。
賣權則是與買權相反,在未來某一個時刻可以用某個價格賣出,一樣用台積電500的來做舉例,代表在未來這份權利到期時我可以用500元的價格賣出台積電。
選擇權策略
選擇權基本策略
我們可以這樣去歸納買權與賣權(權利)&買方與賣方(角色),湊出選擇權最基礎的四個策略:
選擇權進階策略
除了四個基本的選擇權策略之外,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履約價或是不同的契約時間,再組合出千變萬化的用法,以下列出常見的進階選擇權策略:
想知道更多資訊可以參考:選擇權策略教學
權利金與保證金
選擇權有所謂的權利金與保證金,新手通常是很容易搞混,但其實我們一樣是套用賭場的概念就很容易記住了:
選擇權權利金
權利金就像是賭客的賭金、顧客的保險費用。選擇權買方支付這一點點的費用,有機會可以在之後得到報酬或賠償,賭客不會因為賭輸而還要從口袋掏錢賠給賭場莊家,最多就是被收走賭金而已,所以買方有權利但沒有義務。
所以權利金就是選擇權契約的價值,買方願意付出多少價值去購買一份權利,或者說賣方賣出一份契約想要收取多少價值。
選擇權保證金
保證金,像是保險公司、賭場的財產證明。選擇權賣方證明自己有錢賠得起,事情如果沒發生,可以把人家的錢收走,但如果事情發生了,就要負起責任去賠償,該賠多少就賠多少,所以賣方沒有權利而有義務要負起賠償責任。不過通常賣方都是站在勝率比較高的一方。
保證金的計算方式請參考:選擇權保證金如何計算
選擇權一口多少錢
我有寫一篇文章是關於選擇權一口多少錢的內容,我從裡面提取重點:
- 期貨、選擇權的單位是一口
- 台指選擇權1點50元,買方一般常會需要動用到幾百到幾千元去做一口選擇權
- 賣方則因為需要保證金的關係,常態來說大約會需要動用到3~5萬元去做一口選擇權
- 保證金雖然可以自己算,但通常券商都會很貼心地提供試算,所以你不需要煩惱如何計算
買一口選擇權需要多少錢
台指選擇權一點是50元新台幣,如果權利金報價是76點,那麼買一口選擇權就需要 76 點 * 50 元 = 3800元。
賣一口選擇權需要多少錢
賣一口選擇權要動用到多少的保證金,在期交所的網站可以查詢保證金訂定以及保證金一覽表。
但實務上來說不太需要你自己動手去做計算啦!券商軟體通常都會很貼心地顯示出你賣一口需要多少錢。一般來說大約就是3~5萬的保證金吧。如果你賣的履約價比較價外就便宜一些,比較價內就貴一些。
選擇權開戶
買賣股票需要有證券戶,操作期貨、選擇權則是需要有期貨戶。
開戶流程:
1.找到適合的營業員
建議先找適合的營業員,並且談好手續費優惠,不然你直接去開戶沒有談手續費折扣,那就會是用原價的手續費計算,這樣很吃虧。除了手續費優惠很重要之外,也可以看看營業員是否和你的需求相符,例如有些人對程式交易有興趣,如果營業員剛好也懂程式交易那就很棒,或者你可能是對海期有興趣,那就找一個懂國外期貨的營業員,
2.線上開戶或臨櫃開戶
一般來說會選擇線上開戶比較方便,但如果你擔心線上開戶操作錯誤,也可以跟營業員約時間到現場開戶。
現在券商為了得到客戶,線上開戶的方式已經弄得非常方便了,你可以參考我所寫的期貨選擇權開戶文章。
3.存入保證金
期貨、選擇權跟股票不一樣,需要有保證金才可以交易,所以你要入金到你的期貨帳戶才可以開始交易期貨與選擇權。
4.開始下單交易
一切完成就緒之後,就可以開始下單交易了,下一段內容會簡單教各位如何下單買賣選擇權。
下方表格是各家券商的介紹,歡迎大家查閱。
券商名稱 | 介紹 | 軟體下載 | 線上開戶 | 客服電話 | 備註 |
元富期貨 | 客服專線:0800-088-148 | ||||
統一期貨 | 台北總公司:(02)2748-8338 | ||||
元大期貨 | (02)2326-1000 / 0800-333-338(僅供市話撥打) | ||||
富邦期貨 | (02)23882626 | ||||
凱基期貨 | 02-2361-9889。夜間服務 02-7721-7168 | ||||
永豐期貨 | 台北總公司電話:(02)2381-1799 | ||||
康和期貨 | 康和期貨(台北總公司) 電話:(02)2717-1339 |
選擇權下單教學
如何下單這件事情,假如你是新手,我會強烈建議要找自己的營業員手把手教你,不論是電腦版或手機版都要請營業員帶你做過一次,才能確保你不會因為下錯單而有所損失。這裡我先簡單介紹讓大家有初步的認識。
電腦版
1.先找到券商的選擇權下單,點開之後會看到很多選項可以選擇,你如果是做最簡單的策略,那就單式就好,如果你要做垂直價差之類的策略,才會需要選擇複式。
2.自動、新倉、平倉,這邊通常你是不太需要去動它的設定,讓系統自己自動決定你是新倉還是平倉就OK。
3.商品的欄位則是選擇你要交易的標的,按放大鏡的按鈕可以找到你想要交易的商品。
4.買賣別則是看你要買或賣,注意!如果你一開始是買進買權,你未來平倉是要賣出買權,而不是買進賣權喔!
5.口數看你要買賣幾口就自己決定,要記得注意自己的資金還有多少。委託條件ROD、IOC、FOK在這邊不多做說明,請查看:選擇權多次IOC介紹。
6.價格則是輸入你想要掛的價格,跟買股票一樣的概念,或者你也可以把限價改成市價,就會變成是用目前的賣方的價格買進,但你要用市價你要注意流動性風險的問題,避免買到昂貴價,另外也建議養成範圍市價的習慣取代用市價下單。
手機版
手機下單的邏輯跟電腦下單是一樣的,你可以看到兩邊都是同樣的類型。
選擇權如何平倉
如果你想要平倉,可以在你的庫存損益那邊找到你目前的部位,對你的部位執行平倉,選擇限價掛單等待成交或是用範圍市價快速成交。
另外,下單其實並非只有這些方式,其他像是閃電下單、智能雲端單,或者是進階分析那裡也可以送出下單,只是礙於篇幅有限,這裡介紹最基本的下單方式,請各位開戶後一定要先請營業員教你如何下單。
選擇權獲利與虧損如何計算
股票的利潤如何計算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假設台積電一張你買在500賣在600,一張股票是1000股,所以你的利潤是 (600 – 500) * 1000 = 100000元,反過來說如果你是融券先賣後買,假設是先賣在600之後回補在550,那麼你的獲利就是50000元。
股票的部分很好理解,現在我們來說說選擇權的獲利如何計算。假設你買進一口台指選擇權是20點,之後平倉賣出是30點,那麼你就是賺30 – 20 = 10點,而台指選擇權的合約規格裡面有寫,台指選擇權1點價值50元新台幣,所以 10 點 * 50 元 = 500 元,你交易選擇權的利潤是500元。如果你是做賣方,假設你一開始賣在100點,之後在50點平倉,那就是獲利 50 點 * 50 元 = 2500 元。
所以選擇權的獲利與虧損計算方式非常簡單,計算你進場與出場時的點數差異,以及查看你交易的選擇權合約規格1點價值多少錢,兩者相乘就能計算出損益了,但還要再計算手續費與交易稅,才會是你的淨損益,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關於選擇權的手續費還有交易稅。
選擇權手續費多少錢?交易稅多少錢
手續費
現在各家券商競爭激烈,所以手續費相對以往其實已經是殺到見骨,但網路上不太方便直接說價格是多少,所以我只能告訴你手續費最低不會低於多少,券商那邊有成本要付給期交所,台指選擇權的話是10元,然後券商也有自己的營業費用人事費用要負擔,所以再往上加一些就差不多了。
交易稅
選擇權交易稅的算法是權利金金額 * 稅率,選擇權的稅率是千分之一,所以假設你花了3000元買進一口選擇權,那你要繳的稅就是3元。
更多關於手續費與交易稅的內容,請參考:合理的期貨選擇權手續費是多少
選擇權的履約價、時間價值、波動率
除了基本的買方賣方、買權賣權之外,你還需要認識一些選擇權的相關名詞:履約價、時間價值、波動率
履約價
選擇權有一個比較難懂的地方就是履約價,這個會讓新手搞混,新手們會以為履約價是價格的一種(但實際上權利金才是價格)。我覺得比較簡單一點去認識履約價的方法,就是你不要把它當成價格,你要把它當成不同的商品。就好比前面提到的保險,從輕微到嚴重,你可以選擇你要保險要保到哪一種程度。
不過在用保險解釋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一般大家常說的價內、價平、價外是什麼,其實它是指履約價對於目前指數的相對位置:
- 價平就是現在最接近指數的位置
- 價外則是還沒被碰到的位置
- 價內則是已經被碰到的位置
所以假設現在指數在10000點,那麼對於買權而言:
- 9700、9800、9900的履約價位置會被稱為價內(已經漲過這些位置了)
- 10100、10200、10300的履約價位置會被稱為價外(還沒漲到這些位置)
賣權則是反過來:
- 9700、9800、9900的履約價位置會被稱為價外(還沒跌到這些位置)
- 10100、10200、10300的履約價位置會被稱為價內(已經跌過這些位置了)
至於10000這個履約價,對於買權與賣權而言就是價平的位置。
那如果我們把買進賣權當作是買保險來看的話,買進9900履約價位置的賣權,就好像是買輕微程度的保險,這種程度的保險它發生的機率高,但是能得到的賠償少;買進9500履約價位置的賣權,就好像是買嚴重程度的保險,它的發生機率低,但是真的發生的話,得到的賠償會是很多倍。
這邊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去判別履約價是價內還是價外,權利金越便宜就是越價外的位置,越貴就是越價內的位置。
時間價值
選擇權的權利金是內涵價值 + 時間價值所組成的
內涵價值是什麼
對於買權來說,內涵價值就是指數高於履約價的部分,舉例來說假設現在指數在18350,那麼:
履約價180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350
履約價181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250
履約價182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150
依此類推
但聰明的你會想到一件事情,那18400、18500、18600這些履約價的買權,為什麼還有權利金?以及上面提到的18000、18100、18200的這些買權權利金比內涵價值還多,為什麼?這就要講到時間價值的部分!
時間價值是什麼
前面說到買權18200的內涵價值是150,但實際去看18200的權利金報價卻不只150而是185,18300的權利金報價也不只是250而是280。
185比起150多出來的35,還有280比起250多出來的30,這些多出的數字就是它們的時間價值。
你可以這樣理解,因為距離結算日還有剩一些時間,把這些時間當作是一個機會並換算成金錢,買方要購買這些機會就要多花一些成本。
履約價18400、18500、18600這些價外的買權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現在指數還沒走到那所以它們沒有內涵價值,但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漲破這些履約價,所以它們各自都會有自己的時間價值需要去支付。
但是隨著時間越接近到期日,這些機會自然也就會跟著萎縮,價外的履約價萎縮到最後就會歸零。
價內的、價平的履約價就只剩內涵價值,而價外的履約價因為沒有內涵價值,而時間價值也沒有,就變成大家所稱的”吃龜苓(歸零)膏”了。
以上的舉例是用買權,賣權的話就反過來想即可:
指數低於賣權履約價,這些履約價是價內,有內涵價值+時間價值
指數高於賣權履約價,這些履約價是價外,只有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非線性遞減,很多新手會誤以為每天減少的時間價值是相同的,但實際上隨著時間過去,時間價值減少的速度會一天比一天快,如下圖
波動率
波動率是去看標的物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動是大是小,假設過去一段時間行情走勢是盤整,代表波動率會是越來越小,反之若過去一段時間,行情是有比較大的變化,例如大跌,那麼波動率會是越來越大。
想要學更多?歡迎參考我們的選擇權線上課程
如果覺得意猶未盡想知道更多,可以參考我與不預測漲跌聯合推出的選擇權線上課程。
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選擇權老師開班授課,但我認為全台灣最完整的選擇權教學就在這裡了,因為我們致力於讓更多人認識選擇權這個工具,幫助你在實際操作選擇權時可以有更多的方法與策略,去應對不同的盤勢變化。
不預測漲跌的頻道和我的頻道也有很多基礎的選擇權教學影片,各位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先去看看再考慮是否要購買線上課程。
如果想要看盤,選擇權的報價應該如何查看?
認識T字報價表
畫面上半部紅色框框的部分,這個叫做T字報價表。你可以在這裡看到關於買權、賣權的資訊,查找各個不同履約價它們的權利金報價、買價賣價。
你如果想要買,那你要看賣價是多少,反之想要賣,要看買價是多少,以及可以看到現在成交的價格是多少。除此之外,券商還有進階分析可以給使用者去看其他資訊的變化。
但券商的T字報價表都有類似的缺點,那就是他們帶入的參數不太正確,導致出來的答案也不太對,另外一種情況是現在比較多人是用手機看盤,但手機上的資訊比較少,沒辦法一個頁面看到Delta或IV,這時候你就可以試試看我們的選擇權看盤工具,以下向各位介紹。
OP凱文選擇權看盤工具
我們的選擇權看盤工具裡面有正確的T字報價表,日夜可看的波動變化,以及市場上的大戶部位模擬圖。
左上角的區塊是大戶部位模擬圖,可以讓你知道現在市場上的選擇權大戶是如何布局的。
左下角的區塊是T字報價表,我們有去計算正確的Delta、IV,並且讓你能一目了然知道現在價平是哪個履約價。
右邊的區塊是行情走勢,你可以自行選擇想要看的商品,以及增加自己喜歡的技術分析指標。
關於選擇權看盤工具的用法,請看:選擇權看盤工具,3大特色幫助你手機看盤更輕鬆!
選擇權風險係數介紹(Greek)
影響選擇權權利金變化的風險係數(Greek),或者有人稱為選擇權希臘字母、選擇權參數。以下向各位介紹它們所代表的意思與相關性:
Delta(δ)
其他條件不變下,標的物上漲1點,權利金變動x點。例如你看到delta0.5,表示標的物上漲1點,權利金增加0.5點。
買權價平的位置Delta會很接近0.5,賣權價平則是很接近-0.5。同履約價的買權與賣權,兩者的絕對值加起來會是1。
Gamma(γ)
其他條件不變下,標的物上漲一點,delta變動x。
如果你看到Gamma0.0014,表示標的物上漲一點,Delta增加0.0014。
Vega(ν)
其他條件不變下,當隱含波動率上升1%,權利金變動x點。
如果你看到Vega10,表示隱含波動率上升1%,權利金增加10點。
Theta(θ)
其他條件不變下,當時間經過一天,權利金變動x點。
如果你看到Theta-10,表示一天過去,權利金減少10點。
Rho(ρ)
其他條件不變下,市場無風險利率變動1%時,權利金變動x點。
如果你看到Rho+3,表示利率上升1%,權利金增加3點,但這項影響最小。
風險係數對四個選擇權基本策略的影響
以下我為各位整理關於選擇權風險係數對於四大基本策略是正相關或負相關的表格。
Buy Call | Sell Call | Buy Put | Sell Put | |
Delta | + | – | – | + |
Gamma | + | – | + | – |
Vega | + | – | + | – |
Theta | – | + | – | + |
Rho | + | – | – | + |
台指選擇權契約規格
大家比較常做的是台指選擇權,各位可以到期交所去看詳細的台指選擇權契約規格內容
其中我把幾個重要的部分挑出來說一下:
- 標的:台指選擇權的結算標的是加權指數
- 代號:台指選擇權的代號是TXO
- 契約乘數:指數每點新台幣50元
- 選擇權交易時間:日盤上午8:45~下午1:45,以及夜盤下午3:00~隔日凌晨5:00
- 最後交易日(到期日):周選是每周三,月選是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
- 歐式選擇權:選擇權有分美式與歐式。台指選擇權是屬於歐式選擇權。兩者的差異在於歐式要到結算日才能履約,而美式選擇權則是結算日前買方也能要求履約。
2023年台指選擇權的結算日
這裡附上選擇權行事曆給各位參考:
其他資訊與注意事項
選擇權常見問題
以下列出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想看更多也可以參考台指選擇權常見問題這一篇文章
選擇權書籍推薦
我很常被問「如果想買選擇權的書來看,推薦哪一本?」
這個問題,我推薦各位可以看台指選擇權攻略手冊:入門策略全解讀
很適合新手入門。
其他的選擇權推薦書籍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期貨選擇權書籍推薦】
選擇權BC、BP、SC、SP是什麼意思?
分別代表選擇權四個最基本的策略
BC:買進買權
BP:買進賣權
SC:賣出買權
SP:賣出賣權
為何要交易選擇權?
選擇權是操作彈性很高的金融工具,不論是要做多、做空,或者是盤整,都有相對應的策略可以使用,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自行配置出比較激進的或是比較保守的方式,例如保守型的交易人可以考慮使用賺賠比低的垂直價差,勝率較高而且投資報酬率也比其他工具好。
總結
選擇權是一項很棒的金融工具,它的策略多、操作彈性大,而且因為槓桿大的關係,很適合資金不多的小資族操作。
但問題在於選擇權的知識門檻相較於其他的金融工具是比較高的,再加上因為槓桿大是一把雙面刃,用得不好會導致破產,所以很多人對於選擇權通常是負面的印象居多。
其實只要你好好認識並瞭解選擇權的用處,你會發現它在你的投資之路上能夠幫助你很多事情!
請問想要開戶應該要找哪一間券商?
其實我覺得在台灣,市占率前幾名的券商,幾乎是大同小異
也許還是有一些些差異啦,所以我建議可以先去申請試用
並且同時去找你覺得適合的營業員
例如你想要找懂程式交易的,或是找對交易新手有耐心的
等到你試用結束,也覺得該營業員不錯
就可以考慮在那家券商開戶
感謝凱文分享,學到了好多關於選擇權的知識
謝謝Dean,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
學習選擇權與加密貨幣的部落格,很仔細,交易新鮮人可以從基礎開始學習,是一個優良學習的課程與頻道!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