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凱文
  • 首頁
  • ⭐線上課程
    • 選擇權線上課程:OP凱文 X 不預測漲跌
    • 加密貨幣入門:與你分享我的交易心得
    • 給新手的基礎股票課程:認識財務比率
    • 營業員線上行銷:建立網路個人品牌
  • 選擇權
    • 選擇權是什麼?寫給新手的入門教學!
    • 選擇權策略
    • 其他選擇權相關文章
      • 股票選擇權(股票期權)介紹
      • 美股選擇權(美股期權)介紹:基本的4個交易方式
  • 期貨
    • 期貨開戶介紹
    • 什麼是台指期夜盤?全面解析台股期貨夜盤交易
    • 期貨一點多少錢?以最多人交易的台指期為例
    • 期貨一口多少錢?原始保證金、結算保證金、維持保證金介紹
    • 期貨交易額度:了解50萬限制與提高限制的方式
    • 微型台指期貨一點10元,保證金13250元,用微台無限轉倉取代投資0050吧!
  • 股票
    • 股票入門知識:新手自學基礎,從0到1瞭解投資股票
    • 股票財報教學
    • 想投資美股看這邊!寫給新手的基礎入門教學
  • 程式交易
    • 程式交易的基礎介紹(Algorithmic Trading):新手如何學習?優點與缺點?
    • 程式交易者必看!IDC機櫃租借,速度全台第一(FPGA)
    • XQ 程式交易:新手入門指南,打造你的量化交易機器人
    • TradingView 程式交易:從新手到高手,打造你的量化交易策略
    • Python在選擇權領域中的應用,以及程式交易的討論
      • 程式交易新手入門:Python API帶你快速上手
    • 程式交易軟體推薦,常見的量化交易平台
    • 程式交易課程,網路上大家推薦的量化交易教學
  • 加密貨幣
    • 加密貨幣交易所介紹
      • 幣安 – 全球最大
      • 派網 – 網格交易
      • Rybit – 台幣出入金
      • BingX – 跟單交易
      • OKX – 合約交易
    • 加密貨幣新手教學
    • 加密貨幣期權交易介紹,認識四個基本策略,以及我個人的經驗分享
  • 技術分析
    • 什麼是K線(K棒)?K棒應該如何解讀?K線圖如何看?
    • 什麼是均線(MA)?均線要怎麼看?
    • 什麼是KD(隨機指標)?如何使用KD指標進行股票交易?STOCHASTIC OSCILLATOR
    • 什麼是RSI(相對強弱指標)?RSI大家都怎麼使用?RELATIVE STRENGTH INDEX
    • 什麼是布林通道?布林通道應該如何使用?BOLLINGER BAND
    • 什麼是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要如何使用?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
  • 關於我
  • 聯繫
我的課程
  • 首頁
  • ⭐線上課程
    • 選擇權線上課程:OP凱文 X 不預測漲跌
    • 加密貨幣入門:與你分享我的交易心得
    • 給新手的基礎股票課程:認識財務比率
    • 營業員線上行銷:建立網路個人品牌
  • 選擇權
    • 選擇權是什麼?寫給新手的入門教學!
    • 選擇權策略
    • 其他選擇權相關文章
      • 股票選擇權(股票期權)介紹
      • 美股選擇權(美股期權)介紹:基本的4個交易方式
  • 期貨
    • 期貨開戶介紹
    • 什麼是台指期夜盤?全面解析台股期貨夜盤交易
    • 期貨一點多少錢?以最多人交易的台指期為例
    • 期貨一口多少錢?原始保證金、結算保證金、維持保證金介紹
    • 期貨交易額度:了解50萬限制與提高限制的方式
    • 微型台指期貨一點10元,保證金13250元,用微台無限轉倉取代投資0050吧!
  • 股票
    • 股票入門知識:新手自學基礎,從0到1瞭解投資股票
    • 股票財報教學
    • 想投資美股看這邊!寫給新手的基礎入門教學
  • 程式交易
    • 程式交易的基礎介紹(Algorithmic Trading):新手如何學習?優點與缺點?
    • 程式交易者必看!IDC機櫃租借,速度全台第一(FPGA)
    • XQ 程式交易:新手入門指南,打造你的量化交易機器人
    • TradingView 程式交易:從新手到高手,打造你的量化交易策略
    • Python在選擇權領域中的應用,以及程式交易的討論
      • 程式交易新手入門:Python API帶你快速上手
    • 程式交易軟體推薦,常見的量化交易平台
    • 程式交易課程,網路上大家推薦的量化交易教學
  • 加密貨幣
    • 加密貨幣交易所介紹
      • 幣安 – 全球最大
      • 派網 – 網格交易
      • Rybit – 台幣出入金
      • BingX – 跟單交易
      • OKX – 合約交易
    • 加密貨幣新手教學
    • 加密貨幣期權交易介紹,認識四個基本策略,以及我個人的經驗分享
  • 技術分析
    • 什麼是K線(K棒)?K棒應該如何解讀?K線圖如何看?
    • 什麼是均線(MA)?均線要怎麼看?
    • 什麼是KD(隨機指標)?如何使用KD指標進行股票交易?STOCHASTIC OSCILLATOR
    • 什麼是RSI(相對強弱指標)?RSI大家都怎麼使用?RELATIVE STRENGTH INDEX
    • 什麼是布林通道?布林通道應該如何使用?BOLLINGER BAND
    • 什麼是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要如何使用?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
  • 關於我
  • 聯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OP凱文
我的課程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加密貨幣

NFT 與證券型代幣之比較

by OP凱文
2025-08-08
in 加密貨幣
0
5
SHARES
95
VIEWS

加密貨幣課程限時免費領取

內容目錄

Toggle
  • 差異概覽
  • 1. 法律定義與監管分類
  • 2. 用途與功能
  • 3. 技術基礎與標準
  • 4. 市場應用與目標受眾
  • 5. 投資風險與潛在報酬差異
  • 6. 可交易性與流動性

差異概覽

比較面向NFT(非同質化代幣)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
法律定義與監管通常被視為數位資產或收藏品,不一定受證券法規管;除非具有投資契約性質(例如碎片化NFT讓多人分割持有並期待獲利),否則一般不被視為證券。美國SEC等機構對大部分NFT採取觀望態度,但若NFT涉及投資功能(如承諾未來收益),可能被認定為未註冊證券。其他司法管轄,例如英國目前將NFT歸為不受監管的代幣類別(除非特定NFT實際具有電子貨幣或證券特徵)。屬於證券:通常代表對實體資產或事業的投資權益,需遵守各國證券法律。美國SEC按照Howey Test認定其為證券型加密貨幣,要求符合聯邦證券法規。發行與交易須在法律監管下進行(例如需依Reg D、Reg S等規則申請豁免或註冊)。各國普遍將此類代幣視為證券並實施嚴格監管(如需資訊揭露、KYC/AML 等)。
用途與功能數位收藏與獨特資產:用於表示單一且獨特的物品或權利。常見用途包括數位藝術品(如Beeple藝術品、Bored Ape Yacht Club等)收藏、遊戲中的虛擬道具與土地、數位音樂/影片、社群會員資格(NFT門票)等。NFT強調稀缺性與所有權唯一性,適合創作者經濟和粉絲收藏。例: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是知名NFT項目,10,000幅獨特猿猴藝術圖像作為收藏品,還賦予持有者俱樂部會員權益。資產權益代幣化:用於表示對實體或金融資產的所有權/收益權。可代表公司股權、債券、房地產份額、基金單位或其他投資產品,讓持有人享有與傳統證券相似的權利(如股息、利息、投票權)。藉由區塊鏈將傳統資產數位化,提升融資與交易效率。例如:tZERO (TZROP) 證券型代幣代表Overstock旗下公司的優先股權益,持有人每季可獲得公司營收10%的紅利分配。證券型代幣也讓資產可被細分持有,降低投資門檻,例如透過100人各持有1%來共享一項資產。
技術基礎與標準區塊鏈NFT協議:大多建立在以太坊等區塊鏈上,使用ERC-721或ERC-1155等代幣標準。每個ERC-721代幣具有唯一ID,不可與他Token互換。ERC-1155則允許在同一合約中創建多種同質或非同質代幣,提升發行遊戲道具等的效率。這些標準確保NFT資產的唯一性、不可分割性及所有權驗證。NFT通常儲存在公有鏈上,交易透過智能合約實現。擴充的代幣協議:多採用擁有合規控制功能的區塊鏈標準。常見基礎為ERC-20的變體(因為多數證券型代幣是可替代且可分割的份額),例如以太坊上的ERC-1400系列標準專為證券代幣設計,內建白名單、轉讓限制等模組以符合法規要求。這類標準允許實現投資人資格管控、強制轉帳(執法)等功能,確保只有通過KYC/AML的地址才能持有或交易代幣。技術上,證券型代幣可部署於以太坊或專用鏈(如Polymesh)上,但核心是智能合約中嵌入法遵邏輯。
市場應用與目標受眾數位收藏市場:主要應用於藝術品和娛樂產業,由藝術家、內容創作者直接面向粉絲和收藏家銷售作品。目標受眾為廣大散戶和加密玩家,包括藝術收藏者、遊戲玩家以及追逐潮流的年輕族群。NFT市場傾向全球化、去中心,參與門檻低(只需加密錢包)。受眾投資心態偏向愛好與投機並存,曾出現名人帶動炒作熱潮。例如許多明星高價購買BAYC等NFT,引發大眾關注和跟風。金融投資市場:應用於融資和投資領域,由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基金管理人等發行代幣以募集資金或提高資產流動性。目標受眾偏向合格投資人與專業機構,投資理念更注重合規性與資產基本面。由於法規限制,參與者通常需通過身份驗證(KYC)且符合資格(如美國規定須合格投資人),市場規模相對小眾。例如tZERO的STO發行僅有約1079名認證投資者參與。整體而言,證券型代幣定位為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的橋樑 ,吸引那些希望在監管保障下接觸數位資產的投資人。
投資風險與潛在報酬高波動高風險:NFT價值主要來自市場需求與共識,缺乏內在估值依據,價格波動劇烈。熱門NFT在牛市中可能產生極高報酬率(例如BAYC最初鑄造價約0.08 ETH,隨後二級市場一度炒至數十萬美金,漲幅超過數百倍),但同時也可能隨熱度消退而暴跌(BAYC價格自高點已下跌逾93%)。NFT投資具流動性風險:冷門作品往往難以脫手。另有造假、黑客風險(數位藝術盜版或錢包安全等)。總體而言,NFT適合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爆發性收益,但也可能一文不值。相對穩健但回報有限:證券型代幣的風險來自於底層資產表現和市場流動性。由於代表實際公司或資產,其價值較受基本面影響,波動通常小於純投機性資產。然而早期市場流動性不足也會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例如TZROP上市後因早期投資者拋售,價格短期內從開盤價8美元跌至不足3美元,跌幅約60%,之後長期低迷。不過,證券型代幣通常附有現金流或收益(如股息、利息),投資人可從持有期間獲得穩定回報。潛在報酬與傳統股票類似:隨公司成長而增值或獲配收益,但難出現NFT那種百倍暴漲。相對地,監管保障降低了詐欺風險,投資人權益更有法律支撐,所以風險屬性更接近傳統投資(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的機會較少)。
可交易性與流動性交易平台與流動性:主要透過專門的NFT交易平台(如 OpenSea、Blur、Magic Eden 等)進行點對點買賣。交易7×24小時不間斷且全球開放,任何人都可參與,沒有嚴格身分限制。熱門NFT專案在牛市時流動性尚可,頂尖項目有大量買家出價(形成所謂“地板價”市場)。但由於每個NFT獨一無二,市場深度不如同質代幣;個別NFT可能需等待對口買家才能出售,流動性碎片化且不穩定。交易過程通常使用加密貨幣付款,速度快但缺乏傳統監管的保護。受限市場與合規交易:證券型代幣多在受監管的平台或替代交易系統(ATS)上交易,例如美國的 tZERO、INX 平台或其他持牌數位證券交易所。這些市場往往遵循傳統作業時間而非全天候交易(例如tZERO平台的交易時間與紐約證交所同步,美東時間9:30-16:00運作),並只向通過KYC/AML審查的投資者開放。由於合規需求,交易前可能有凍結期(如美國Reg D下證券型代幣需持有6-12個月才能在二級市場轉讓)。當前此領域仍在發展早期,流動性相對薄弱:上市代幣數量有限(曾一度tZERO平臺上僅有自家代幣交易),日成交額較小,買賣盤差距可能較大。不過,相較于傳統私募股權或不動產,經代幣化後的資產流動性有所提升,投資者能在二級市場出售持有份額而非長期鎖死資金。總之,證券型代幣交易環境更受控且合規,流動性有待市場成熟後增強。

1. 法律定義與監管分類

NFT:

NFT(非同質化代幣)通常被視為數位物品或收藏品,其法律定位目前在各國屬於新興領域。大多數NFT不被視為證券,因為它們缺乏傳統投資契約的要素(例如僅代表藝術品所有權而非投資他人事業的權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NFT的態度相對謹慎:一般認為單純的NFT藝術收藏不構成證券,但若NFT設計帶有投資性質,則可能觸及證券法規。例如,若將昂貴資產拆分成許多NFT份額供多人投資(所謂碎片化NFT, fractional NFT),使購買者對他人經營努力下的利潤抱有合理預期,這類NFT就可能被SEC認定為證券型代幣。2023年SEC甚至首度對一家公司銷售NFT進行執法,認定其售賣的NFT實際上是未註冊證券,因為發行方宣稱NFT會隨公司成功而升值,讓購買者抱持投資獲利期待。由此可見,NFT是否受監管取決於其功能與推廣方式:純收藏用途的NFT多處於法律灰色地帶,尚未被明確納管;但若具有證券特徵(投資回報承諾等),監管機構會依現行證券法加以約束。

在其他司法管轄區,對NFT的監管態度與美國類似。臺灣目前尚無專法規範NFT,金融主管機關(金管會)傾向觀察產業發展,暫未將一般NFT納入《證券交易法》管理。但金管會也指出,如果某NFT符合證券的投資性質(與Howey Test類似的四要件),仍可能被視為證券型代幣而受到管制。英國則將NFT歸類為未受監管的代幣(Unregulated Token),認為其與一般功能型代幣相仿,暫無特別監管措施;唯若個別NFT實際上具有電子貨幣或證券型代幣的特徵,仍會納入既有金融法規框架下處理。其他如歐盟、日本、韓國也在研究NFT的法律屬性,目前大多未將NFT直接劃為證券,但關注其在洗錢防制、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潛在風險。

證券型代幣:

顧名思義,證券型代幣是屬於證券的數位代幣。其法律定義通常以傳統證券概念為基礎——即代幣必須代表某種投資契約或權益。美國SEC採用經典的Howey Test標準來判定加密資產是否為證券:只要涉及資金投入共同事業、並由他人努力產生預期利潤,就屬於投資契約。符合這些要件的代幣(例如以募資為目的發行,讓投資人期待未來分紅或代幣升值),即被視為證券型代幣,必須遵守證券法。監管分類上,證券型代幣等同於傳統證券,在多數國家都受到嚴格法律監管。例如在美國,證券型代幣的發行需要向SEC註冊或取得豁免,常用途徑有Reg D、Reg S、Reg A+等法規豁免條款。發行人需履行資訊揭露義務,投資平台也要執行KYC(了解客戶)與AML(防制洗錢)程序。交易方面,證券型代幣通常只能在受監管的場所(持牌交易所或ATS)上供合格投資人交易,以確保符合證券交易和投資者保護法規。

總之,NFT與證券型代幣在法律定位上有根本差異:前者通常被視為數位財產或商品,目前缺乏明確監管;後者則被明確定義為金融證券,自發行之日起即處在證券法的管轄之下。兩者的界限視乎具體使用情境,未來隨著法規演進,某些NFT類型(如具投資屬性的NFT)可能被重新分類納管。

2. 用途與功能

NFT:

NFT的核心功能在於證明**「獨特資產」的所有權**。這種獨特性使NFT被廣泛應用於數位內容和虛擬資產領域。主要用途包括:

  • 數位藝術與收藏品: NFT最早流行於藝術市場,讓數位藝術品透過區塊鏈技術具備稀缺性和可驗證的真品證明。藝術家可以將畫作、音樂、視頻等創作鑄造成NFT出售,買家則獲得該作品的獨家鏈上所有權證明。例如2021年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一件NFT作品在拍賣行以6900萬美元成交,震驚傳統藝術界。另一代表是Bored Ape Yacht Club (無聊猿遊艇俱樂部),這是一系列1萬張獨一無二的數位猴子頭像NFT,每個圖像都有不同稀有屬性。BAYC不僅是收藏品,其持有者還因此獲得俱樂部會員資格,可參與線上社群和線下活動,享有身份象徵。這類PFP(個人頭像)類NFT將收藏與線上身份、圈層文化結合,成為社交貨幣的一種。
  • 遊戲道具與虛擬資產: 在區塊鏈遊戲和元宇宙中,NFT用來代表遊戲中的獨特道具、角色裝備或虛擬土地房產等。例如虛擬世界 Decentraland 和 Sandbox 中的土地都是NFT,每塊土地都有區塊鏈座標紀錄且唯一。有些線上遊戲(如Axie Infinity)則將遊戲角色與道具做成NFT,玩家可以自由交易、跨遊戲轉移,真正擁有數位物品的所有權與經濟價值。
  • 身份認證與門票: NFT也被用來發行各種證書或門票。例如活動門票、會員卡、收藏證書等,可透過NFT確保真偽且防止偽造或轉售炒票。現實案例如部分演唱會和體育賽事開始嘗試發行NFT門票,或大學頒發NFT數位文憑證書等等。
  • 品牌行銷與社群: 越來越多品牌利用NFT發行限量數位收藏品作為行銷,例如奢侈時尚品牌推出聯名NFT、運動聯盟發行球星卡NFT(如NBA Top Shot將經典比賽片段製作成NFT集換卡)。這些NFT除了收藏價值,也用於粉絲經營——持有者可能獲得粉絲特權或空投獎勵,增強用戶黏著度。

概括而言,NFT的用途偏重於數位內容領域,功能上強調“證明獨特”的屬性,滿足收藏、展示和社交需求。同時,由於NFT可編程的特性,創作者還能在NFT加入版稅設定,在二級市場交易時持續獲利,這為藝術創作者和內容產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證券型代幣:

證券型代幣的主要功能在於**「資產權益的數位化載體」**,也就是將現實世界中的財務權益轉換成區塊鏈代幣形式。其用途集中在融資和投資方面,具體包括:

  • 公司股權與債券代幣化: 將企業的股權或公司債發行為區塊鏈代幣,是證券型代幣最典型的用途之一。企業可透過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發行股權代幣來募資,投資人持有代幣即相當於持有公司股票的一部份,享有分紅權和殘值請求權等。*例:*前述由美國電商Overstock子公司推出的tZERO平台,在2018年發行了TZROP代幣,代表tZERO公司的A輪優先股。持有人不參與公司經營決策,但享有每季公司營收10%的股息收益。這實際上就是將公司股權證券以代幣形式發行,投資人透過持有代幣分享公司成長紅利。同類型案例還有例如數位資產交易所INX於2020年發行INX代幣作為股票,成為首個經SEC註冊的代幣化IPO。這些案例顯示證券型代幣可以直接對接股權市場,讓公司在區塊鏈上進行股權融資。
  • 不動產等實物資產代幣化: 證券型代幣亦常用來代表房地產、藝術品、貴金屬等傳統非流動性資產的所有權份額。例如美國某豪華酒店曾透過STO將酒店物業所有權拆分成數位代幣(知名案例如Aspen Coin,代表一座度假村的股權份額),投資人可以購買這些代幣間接持有物業股份並分享租金或未來增值收益。再如一些初創公司將高價藝術品(畫作、雕塑)代幣化,讓多位投資人共同持有並分享未來拍賣收益。透過代幣化,原本難以分割交易的大額資產得以細分成小額單位,(例如100人各持有1%的產權),大幅降低投資門檻並提高流動性。
  • 基金與衍生性商品: 一些資產管理公司發行投資基金的證券型代幣,投資組合涵蓋股票、房地產或其他資產。持有此類代幣等同於持有基金受益憑證。此外,也有將票據債權、衍生品合約透過代幣形式發行的嘗試。例如將應收帳款證券化成代幣供投資,或結合智能合約推出結構型產品代幣等。這些皆屬於廣義的金融商品代幣化,目的在提供更便利的交易和清算。
  • 權益證明與其他創新: 證券型代幣還能用於較新的應用場景,例如碳排放權、知識產權收益權等的代幣化,使之成為可投資可交易的標的。另外在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領域,有些治理代幣若賦予持有人收益分潤權,也可能被視作證券型代幣。

總體來看,證券型代幣的功能著重於投資與融資。它將現實資產轉換為可編程代幣,使持有人在享受傳統權益(如分紅、利息、投票)的同時,也獲得區塊鏈帶來的高效率、全球化交易優勢。對發行方而言,證券型代幣提供了一種替代IPO或私募的融資管道;對投資者而言,則拓寬了投資選項(例如能投資往常難以接觸的海外不動產項目),並有機會享受資產升值及收益分配。

3. 技術基礎與標準

NFT技術基礎:

NFT通常基於公有區塊鏈,以智能合約創建和管理。以太坊是NFT最主要的底層鏈之一,其上有兩大廣為採用的NFT技術標準:

  • ERC-721 標準: 這是以太坊上第一個NFT標準,由CryptoKitties開發團隊提出並於2018年普及。ERC-721定義了不可替代代幣的一套接口,每個代幣必須有全球唯一的tokenId與對應的所有者地址。根據標準規範,每個ERC-721代幣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資產單位。ERC-721合約提供了查詢代幣所有權、轉移代幣等方法,因此可以追蹤和轉移獨特資產。大部分知名NFT項目(例如CryptoPunks、BAYC等)均採用ERC-721來鑄造。由於ERC-721簡潔而明確地保障了NFT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它成為數位收藏品市場爆發的關鍵。開發者和收藏者透過ERC-721,很容易創建和管理具有唯一價值的數位物品,並在區塊鏈上驗證其所有權。
  • ERC-1155 標準: 為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2019年提出了ERC-1155半同質代幣標準。ERC-1155允許在同一智能合約中同時存在多種代幣,既可以是同質代幣(可替代代幣,如遊戲中的金幣),也可以是非同質代幣(NFT,如遊戲中的獨特裝備)。開發者可透過一份ERC-1155合約批量鑄造不同類型的道具,大幅節省部署多個合約的繁瑣。這對區塊鏈遊戲和數位商品平台特別有用,因為它們往往同時需要管理大量普通道具和少量稀有收藏品。ERC-1155還支援一次性批量轉移多個代幣,減少鏈上交易成本。總而言之,ERC-721強調單一資產的獨特性,而ERC-1155提供了更彈性多元的資產管理方案。

除了以太坊,NFT也可部署在其他支援智能合約的鏈上(如Binance Smart Chain、Solana、Flow等),但核心概念類似:皆以去中心化帳本記錄唯一代幣的誕生與流轉,確保無法竄改。技術上NFT合約還常內嵌MetaData(中繼資料)標準,例如ERC-721的tokenURI指向代幣對應的JSON資料(包含名稱、圖像連結等),以便錢包或市場解析顯示NFT內容。

證券型代幣技術基礎:

證券型代幣多屬於同質化代幣(因通常代表可分割的權益,如股份),因此技術上往往擴展自ERC-20代幣標準。但為符合證券法規要求,這類代幣在智能合約層面引入了法遵與管控功能。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 合規代幣標準(Regulatory-Compliant Tokens): 以太坊社群曾提出一系列針對證券/合規代幣的標準,如ERC-1400系列、ERC-1404等。ERC-1400是較完整的證券型代幣通用標準,它融合了多個子標準(如ERC-1594、ERC-1644、ERC-1643等)以涵蓋證券發行、轉讓限制、強制贖回、文件保存等功能。ERC-1400允許在代幣合約中設定白名單/黑名單機制:只有通過身份驗證的地址才能持有或轉移代幣,未經授權的轉帳可被合約拒絕。此外,它提供強制轉移接口,以便在執法或公司行使權利時回收或轉讓代幣(類似證券過戶登記)。合約還可以存儲法律文件(如發行章程、披露文件)供查閱。這些功能確保代幣的流通遵守相關法律,防止未經許可的交易。除了ERC-1400,市場上還有其他方案如ERC-1404(簡化版的合規代幣,只允許或阻止特定地址轉帳)、ERC-1410(部分同質代幣標準,允許同一合約中表示不同級別股權)等,都旨在平衡代幣自由轉讓性與證券管制需求。
  • 權限管控與身份驗證: 證券型代幣的智能合約通常內建存取控制。發行時會將合格投資者的錢包地址加入白名單,合約每筆轉帳都檢查收發地址是否在白名單內,若有不合規地址參與則交易失敗。這種設計意味著證券代幣不能隨意在普通去中心化交易所自由交易,必須在受控環境下流轉。技術上透過鏈上儲存或調用離鏈服務來驗證地址資格。近年一些項目嘗試把憑證(如Verifiable Credentials)結合代幣,用零知識證明在保護隱私的同時驗證持有人資格,以實現合規交易與去中心化的折衷。
  • 底層區塊鏈選擇: 雖然以太坊上有上述標準,但由於公鏈交易的隱私和性能問題,某些證券型代幣選擇在專有鏈或許可鏈上發行。例如專為證券交易設計的區塊鏈Polymesh,或Tezos、Stellar等亦吸引一些STO項目。關鍵是在這些平台上更容易內建身份驗證模組、提高交易吞吐量,同時控制節點以符合監管審查。然而,也有許多證券型代幣仍在以太坊上運行(例如TZROP就部署於以太坊主網,是首批ERC-20格式的證券通證之一)。為解決以太坊高Gas費問題,一些服務商(如Securitize、Tokeny)提供第二層或側鏈方案,同樣加入合規控制。

綜上,NFT和證券型代幣在技術上共享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大框架,但NFT強調的是「唯一定義與不可分割」,而證券型代幣強調的是「可分割並帶有限制條件的流通」。NFT標準追求開放自由交易和與各種平台的互通性;證券型代幣標準則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遵法與控制的元素,確保代幣可以在監管要求下運作。這反映了兩者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4. 市場應用與目標受眾

NFT市場應用:

NFT自2021年起快速崛起,形成了獨特的數位收藏品市場生態。主要的市場平台有OpenSea、Rarible、Foundation等去中心化交易市場,以及各種專門領域的NFT平臺(如遊戲NFT市場、藝術品NFT拍賣行等)。NFT市場的目標受眾相當廣泛且偏向C端(消費者端),包括:

  • 加密藝術和收藏愛好者: 這批人將NFT視為收藏品,類似於傳統收藏家對待畫作或郵票。他們關注NFT的美學價值、稀缺性和社群聲譽,願意為喜愛的數位作品付出高價。典型如收藏CryptoPunks、無聊猿等藍籌NFT的群體,很多是早期加密貨幣富裕人士或藝術品收藏家跨界而來。
  • 玩家和元宇宙居民: 對區塊鏈遊戲和虛擬世界感興趣的玩家,也是NFT受眾的重要部分。他們購買遊戲內NFT資產以提升體驗或投資未來升值。例如買賣Axie遊戲中的寵物,或購買The Sandbox中的虛擬地產等待升值。
  • 投機者和加密交易者:不可否認,有相當多人進入NFT市場是抱著短期投機心態。他們關注哪些NFT項目要上交易市場,迅速搶購熱門款並希望在價格飛漲時賣出獲利。這類人可能並不在意NFT的藝術或實用價值,更看重市場情緒和趨勢,是推動NFT泡沫的力量之一。
  • 品牌粉絲和社群成員: 隨著主流品牌和名人涉足NFT,他們的粉絲也被吸引成為潛在買家。例如喜愛某歌手的粉絲會購買該歌手推出的NFT收藏卡,或某運動隊的球迷購買球隊NFT門票或紀念品。這類受眾購買NFT更多是出於對偶像/品牌的支持與熱愛,兼具收藏與身份象徵意義。

總體來說,NFT市場是大眾化和全球性的。任何人只要有一個數位錢包,都可以連接到OpenSea等平台交易NFT。沒有地區限制,也沒有嚴格的投資資格審查。因此受眾涵蓋從普通學生、藝術家到專業加密投資人等各階層。其中很多人可能並無傳統金融市場經驗,而是被NFT的新奇和高收益故事所吸引。市場氛圍充滿創新創意,同時也夾雜投機躁動,投資理念上偏向短期炒作——買家常期待著下一個爆紅項目,願意承擔高風險追逐高回報。

證券型代幣市場應用:

相較之下,證券型代幣市場更接近傳統金融市場的範疇,屬於一種受監管的資本市場創新。其應用主要在於:

  • 私募股權與創投市場: 許多STO項目是初創公司或中小企業以代幣方式進行私募融資。這通常針對合格投資者(如風投基金、富有個人)募集資金,代幣代表公司股權或可轉換債券。傳統上這類私募股權投資鎖定期長、流動性差,但透過代幣化,投資人日後可以在二級市場出售代幣實現流動性,因而對部分投資人有吸引力。
  • 不動產與基礎設施投資: 證券型代幣為房地產開發商、基建項目提供了新的融資管道。例如房地產開發商可發行代幣籌資建案,完工後投資人按代幣持有比例享有租金收益或資產出售收益分成。對投資者而言,這讓參與大型房產投資變得容易且靈活(可小額投入,並可轉讓退出)。一些政府基建項目(如太陽能發電廠)也曾探討透過STO向公眾融資,讓市民以小額資金投資公共項目並獲利。
  • 交易所平台及金融機構: 有些證券型代幣項目本身就是交易平台發行的平台股權幣或收益權代幣。例如前述INX交易所發幣IPO,即出售平台自身股權的代幣,投資者可分享交易所未來收益。同類的還有一些證券代幣交易所會發行「平台幣」,讓持有人獲得手續費分潤或其他權益。這些代幣通常也屬於證券,需經監管核准發行。

由於證券型代幣嚴格遵守證券法,其目標受眾明顯更狹窄且偏向專業投資圈。典型的參與者包括:有經驗的合格個人投資者(High-net-worth Individuals)、家族辦公室、風險投資/私募基金、以及希望探索區塊鏈金融的傳統機構投資者。這些受眾通常熟悉證券投資,有較強的風險意識與法律合規意識。他們關注的是資產本身的品質和收益,而非代幣的炒作熱度。因此,在投資理念上更傾向價值投資與中長期持有。正如媒體所指出:「STO投資人購買這類代幣其實是在投資一家公司,不應該像加密幣市場那樣短線進出炒作」。然而現實中,由於加密市場的滲透,一開始參與STO的也有不少是幣圈人士,他們習慣了短線投機,導致早期某些證券型代幣上市後出現拋壓,價格表現不如預期。長遠來看,隨著生態成熟,證券型代幣市場將主要服務於那些希望兼顧數位資產創新與遵循監管框架的投資群體,例如希望將資產配置一部分到區塊鏈領域的傳統投資者。

在市場生態上,證券型代幣的交易通常不在Uniswap這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而是在持牌營運的數位證券交易平臺進行。目前全球此類平臺仍有限,流動性與規模相對NFT市場小許多。不過,各國金融機構對資產代幣化的興趣正增加,預期未來會有更多傳統證券交易所開闢數位資產板塊,或新創的合規交易所興起,屆時證券型代幣的受眾面與市場活躍度才可能大幅提升。

5. 投資風險與潛在報酬差異

NFT的風險與報酬:

NFT投資被普遍視為高風險高報酬的典型。主要體現在:

  • 價格波動劇烈: 由於NFT價值缺乏客觀評價標準,全憑市場熱度與買賣情緒決定,因此價格起伏極大。熱門NFT在牛市中價格扶搖直上,但熊市來臨時亦可能腰斬甚至歸零。以BAYC為例,在2021-2022年熱潮中,BAYC地板價一度炒至數十萬美元甚至近百萬美元,漲幅以起初0.08 ETH鑄造價計算高達數百倍。然而隨後市場轉冷,截至2024年BAYC價格較峰值已下跌超9成。類似地,不少來勢洶洶的新NFT項目也是暴漲暴跌:開盤炒高,隨後熱度退去價格歸零,投機炒作者損失慘重。這種大幅波動反映NFT市場的投機性質與脆弱性。
  • 缺乏內在收益支撐: 與股票債券不同,絕大多數NFT本身不產生現金流。持有NFT不會帶來股息、利息等收益,其投資回報幾乎完全依賴日後能否以更高價賣出。因此,NFT投資帶有賭博性質,購買者寄望未來有別人願出更高價(所謂「博傻」理論)。一旦市場對該NFT失去興趣,持有者就可能面臨流動性陷阱(找不到買家)。這使NFT的價值評估和持有風險都遠高於有基本面支撐的資產。
  • 市場操縱與欺詐風險: NFT市場尚缺乏監管,也出現過一些炒作與詐騙案例。例如項目方捲款潛逃(俗稱「Rug Pull」)、刷量抬價(通過自己買賣製造虛假成交紀錄拉高價格)等不法行為發生。普通投資人若缺乏鑑別力,容易高價接盤劣質項目。此外,NFT交易還涉及智慧合約和錢包安全風險,曾有駭客透過釣魚網站盜走用戶NFT。由於監管缺位,發生上述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 潛在高回報機會: 儘管風險極大,但NFT確實提供了爆發性收益的機會。早期參與優質NFT項目的投資者回報驚人,例如CryptoPunks中稀有號碼的最初價格不到100美元,幾年內轉售價格達數百萬美元;BAYC首發定價僅約200美元,幾個月後地板價已飆到20萬美元以上。這種造富神話吸引著源源不斷的玩家投入NFT市場。在牛市狂熱期,NFT頭像、虛擬土地價格飛漲,不少人短期內獲取數十倍甚至百倍利潤。然而要抓住這種機會極具挑戰,因為熱門項目千里挑一,大多數NFT最終並未保值增值,甚至流動性枯竭血本無歸。因此對一般投資者而言,NFT就像一場高風險的投機遊戲,需以可承受虧損的閒錢參與,並對其高度波動性有充分心理準備。

證券型代幣的風險與報酬:

證券型代幣因背後有實體資產或公司支撐,風險和報酬特徵更接近於傳統投資標的,但也受到加密市場新興性的影響:

  • 資產基本面風險: 證券型代幣的價值取決於所代表資產/事業的表現。如果底層公司經營不善、房地產項目失敗或標的資產貶值,那麼代幣價格將下跌,投資人可能虧損。因此需要評估項目的商業模式、財務狀況等,就像分析股票一樣。換言之,證券型代幣並非神奇地降低了商業風險:投資者依然面臨資金虧損的可能,只是透過區塊鏈形式持有而已。
  • 流動性與市場風險: 雖然證券型代幣旨在改善私募資產的流動性,但相對大型公開市場,其二級交易目前仍然不活躍。交易人數有限、交易時間受限,導致買賣價差可能較大、成交不連貫。以tZERO平臺上的TZROP為例,上市初期日成交額僅幾十萬美元量級,很快陷入交投清淡,價格長期低迷。投資者若想脫手,可能發現變現不易或需要折價出售。此外,新市場也有定價效率不高的問題,同一代幣在不同平臺價格可能不一,或單一大額交易就對市價產生較大衝擊。總之,目前證券型代幣的流動性風險不可忽視,不適合希望隨時快速進出的投資者。
  • 監管合規風險: 證券型代幣須符合多重合規要求,這本身對投資者是一種保護,但也帶來一些限制。例如鎖定期限制了短期交易套利的可能;跨國交易可能涉及合規問題,投資者在不同司法管轄下轉讓代幣需確認合法性。最極端的情況是,若發行方未遵守發行/交易規則,可能導致代幣被監管機構叫停交易、持有人權益受損。相比之下,NFT因為不受管,反而不存在法規導致的交易中止風險(但有其他法規風險如稅務、洗錢嫌疑等)。
  • 潛在報酬與收益: 相對NFT瘋狂的投機漲幅,證券型代幣的回報更體現為穩健收益和資本增值。首先,許多證券代幣附帶現金流:股權型代幣有股息,房地產型代幣有租金分潤等。這部分收益通常按期支付,提供了穩定回報來源。例如TZROP每季度分配公司營收的一成給代幣持有人。再者,若所代表的公司壯大或資產升值,代幣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投資人可享資本利得。但考慮到監管環境下投機炒作有限,很難看到證券型代幣出現像狗狗幣、無聊猿那樣短期暴漲數十倍的情況。大部分已發行的證券型代幣走勢平穩或緩慢升值,甚至有些因市場冷清而低於發行價交易(讓長期價值投資者有折價買入的機會)。總體而言,證券型代幣適合風險中等、期望穩定回報的投資者,更像參與未上市股權或收益權投資,賺取合理收益,而非博取暴利。

概括來說,NFT和證券型代幣在風險/報酬上處於光譜兩端:NFT高風險高波動,可能帶來極端收益或巨大損失;證券型代幣風險相對可控,回報也較為中規中矩。其中一個能兼顧兩者優點的發展方向是所謂RWA (Real World Assets) NFT,即把有現實收益的資產透過NFT形式發行,這有點結合了兩者特性。不過目前RWA NFT亦會面臨監管認定問題,未來其定位可能與證券型代幣合流。

6. 可交易性與流動性

NFT交易與流動性:

NFT主要在各類去中心化的NFT交易市場上買賣。以太坊生態中最大的NFT交易平臺是OpenSea,除此之外還有Blur、Rarible、LooksRare等,多數區塊鏈(Solana、Polygon等)也有各自的NFT市場。這些平臺運作方式類似於電子拍賣市集:賣家上架NFT標註價格或設置拍賣,買家出價購買,中標者即透過智能合約完成資產轉移。交易時間上,NFT市場是7×24小時全年無休的,隨時有人可以發起交易,與加密貨幣市場類似。地域限制方面,全球用戶皆可參與,只需一個對應區塊鏈的錢包即可,不需經過中介審查。這種開放性讓NFT交易非常活躍,但同時缺乏傳統市場的監管和約束。

在流動性特點上,NFT與同質代幣差異較大:每個NFT獨一無二,因此沒有傳統Order Book式的買賣深度。一般評估一個NFT項目的流動性,會看其“地板價”(最低掛售價格)及近期香港成交量。熱門項目如BAYC、CryptoPunks平時都有一定交易量,很多收藏家願意按地板價接盤,因此流動性尚可。而冷門項目可能長時間0成交,賣家即使願降價也未必找到買家。總的來說,NFT流動性呈兩極化:頭部項目流動性較高,有類似“藍籌市場”的特性;絕大多數普通NFT則流動性很差,市場深度不足。一些平臺為改善流動性引入了做市商機制或碎片化交易(將NFT拆分成可替代代幣讓更多人交易),但前者需要資本介入、後者又可能引發前述證券認定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NFT交易有其特殊模式,例如有些採用荷蘭式拍賣、英文拍賣等競價機制,而不像股票有統一撮合價。此外,NFT交易常以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計價,價格波動還受幣價影響。交易成本方面,每筆NFT交易需支付區塊鏈Gas費和平台手續費(通常2-2.5%),賣家若設定版稅,買家也需額外支付分潤給原作者。這些因素都影響NFT的交易活性。總體看來,在牛市狂熱期,明星NFT可以實現相對快速變現,但在平淡市況下,NFT可能成為欠缺買盤的非流動資產。

證券型代幣交易與流動性:

證券型代幣的交易渠道與機制與NFT截然不同。由於受法律監控,其主要在合規運營的數位證券交易平臺上流通。例如:

  • 專門的STO交易所/ATS: tZERO是較早的數位證券交易平臺之一,它獲得美國監管授權,以ATS形式為證券型代幣提供交易撮合服務。類似的還有OpenFinance(美國)、SDX(瑞士)、ADDX前稱iSTOX(新加坡)等。這些平臺運作方式更接近證券交易所而非DeFi交易所:投資人需開設帳戶並通過嚴格的KYC/資格審核,合格後才能交易。交易界面和撮合機制與股票市場類似,有掛單買賣盤、盤中撮合成交等,而且遵循特定交易時間。例如tZERO在剛上線時,規定交易時間與美國股市同步(週一至週五,09:30-16:00美東時區)。這意味著投資人無法任意時間買賣,而必須在規定時段內下單,與夜以繼日的加密貨幣市場形成對比。
  • 流動性現狀: 目前證券型代幣市場仍在早期階段,可交易的品種和整體流動性都較有限。一些平臺上線至今,上市交易的代幣寥寥可數。例如tZERO在開市初期僅掛出自家代幣TZROP一項,長期處於單一標的交易的局面。雖然陸續有其他項目(如房地產代幣、私募基金代幣)尋求在這些平臺交易,但總體市場深度無法與傳統證券市場相比。截至目前,全球證券型代幣日交易量遠低於主流加密貨幣或NFT市場。這造成的直接結果是:價格可能被少量交易嚴重影響。ODaily報導就指出,不僅不同交易場館之間同一代幣價格可能不一致,單筆大單買入或賣出就足以使價格明顯波動。因此投資人若投入較大資金,進出時都需考慮對市場價格的沖擊。
  • 提升流動性的探索: 為了增進證券型代幣的流動性,各交易平臺和協議方也在努力。例如引入做市商提供雙邊報價、與更多經紀商聯網以匯聚買賣盤。一些平台計劃延長交易時段甚至嘗試週六日交易,以逐步向24/7市場靠攏。同時,傳統大型證券交易所也開始關注這一領域,如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都有探索數位資產交易的意向。如果未來更多主流券商允許客戶交易證券型代幣,流動性有望大幅改善。不過,由於法規管制依然嚴格,這一進程需要時間。

總的來說,NFT和證券型代幣的交易性反映了開放市場與受控市場的區別。NFT交易自由度高,但伴隨高波動和潛在的流動性斷層;證券型代幣交易安全合規,但目前規模有限、靈活性不足。對投資者而言,選擇哪類資產不僅取決於對風險收益的偏好,也取決於是否能適應其交易環境(例如NFT需要自行保管錢包、隨時關注市場,證券代幣則需要應對合規流程、接受較低流動性)。隨著加密與傳統金融漸趨融合,我們或許會看到兩種市場互相影響、共同發展:NFT市場可能引入更多合規和價值支撐,證券型代幣市場則可能逐步提升流動性並拓寬參與群眾,最終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且平衡的數位資產投資選擇。

參考資料:

  1. ZhongYin律師事務所 – 〈NFT、應用及其相關法律議題(四)〉(2022)
  2. Ballard Spahr律所快訊 – SEC Finds NFT to Be a Security in Landmark Action(2023)
  3. 桑幣區識 Zombit – 〈證券型代幣:須遵守美國SEC和各國規範的證券型代幣〉(2023)
  4. O’Daily星球日報 – 〈三個月暴跌60%,從tZERO看STO的困境〉(2019)
  5. NONE.LAND 浪鏈 – 〈無聊猿是什麼?藍籌 NFT BAYC 解析〉(2023)
  6. Qubic 幣圈小學堂 – 〈NFT是什麼?NFT猴子憑什麼這麼貴?〉(2024)
  7. OSL學院 – 〈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不同代幣標準〉(2025)
  8. Qubic 幣圈小學堂 – 〈NFT是什麼?〉(2024)

 

OP凱文的網站導覽

想瞭解我的網站還有什麼其他資訊嗎?

點擊下方圖片前往導覽吧!

OPKEVIN網站導覽
OPKEVIN網站導覽
Tags: nft證券型代幣加密貨幣
OP凱文

OP凱文

嗨大家好,我是OP凱文。我從2008年開始接觸投資理財與交易,至今已有十多年的經驗,我的個性樂於分享,所以我想要把我在選擇權、虛擬貨幣、股票這些工具上面所學到的經驗與知識分享給各位,希望大家在我的網站能學到你想知道的事情。

歡迎參考相關文章

以太坊是什麼? 智能合約的應用與潛力

以太坊是什麼? 智能合約的應用與潛力
by OP凱文
2025-07-24
0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開源且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平台,2015 年由 Vitalik Buterin 正式上線。如果說比特幣是「數位黃...

Read moreDetails

比特幣是什麼? 為什麼它是加密貨幣的鼻祖?

比特幣是什麼? 為什麼它是加密貨幣的鼻祖?
by OP凱文
2025-07-18
0

比特幣,因為金融海嘯而催生出來的數位資產,它最主要的特色是「去中心化」和「點對點」交易。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存在於網路上的錢,你看不到摸不到...

Read moreDetails

加密貨幣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如何運作?

加密貨幣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如何運作?
by OP凱文
2025-07-11
0

昨天在我們的line群組裡,有人問可不可以聊聊加密貨幣?好,那我們就來聊聊吧!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吧 :D 加密貨幣最核心的特點是去中心化。這表...

Read moreDetails

加密貨幣信用卡大比拼:聰明消費、輕鬆累積數位資產!

by OP凱文
2025-06-16
0

加密貨幣浪潮席捲全球,現在不只投資數位資產,連日常消費也能與加密貨幣結合了!你是否也好奇,到底有哪些好用的加密貨幣信用卡,能讓我們在刷卡的同...

Read moreDetails

小資族也能成為專業交易員?解密派網「交易戰神計畫」!

交易戰神
by OP凱文
2025-06-06
0

你是否懷揣著成為一名專業交易員的夢想,卻總是被「資金」這座大山擋住去路?派網(Pionex)推出的「交易戰神計畫」或許能為你打開一扇全新的大...

Read moreDetails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搜尋文章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追蹤凱文

網站導覽

OP凱文網站導覽

友站連結

不預測漲跌

老墨的市場觀測站

羊叔開講

異世界轉生的三寶爸

我愛期貨

股市更生人

在OKX交易加密貨幣,20%手續費優惠

邀請碼:OPKEVINCRYPTO

 

 

分類

  • 選擇權
  • 股票
  • 加密貨幣
  • 期貨
  • 技術分析
  • 量化交易(程式交易)
  • 投資理財
  • 其他
  • 未分類

線上課程

  • 選擇權線上課程 選擇權線上課程:OP凱文 X 不預測漲跌 NT$21800
  • 營業員線上營銷 營業員線上行銷:建立網路個人品牌 NT$16800
  • 加密貨幣交易心得分享 加密貨幣入門:與你分享我的交易心得 NT$3600
  • 股票財報新手課程 超基礎股票入門:看懂重要的財務比率 NT$500 原始價格:NT$500。NT$0目前價格:NT$0。

期貨、選擇權精選文章

🚩選擇權新手入門教學

🚩期貨新手入門教學

🚩期貨線上開戶範例

🚩海期新手入門教學

美股精選文章

🌱美股新手入門教學

🌱美股ETF入門介紹

🌱海外券商IB線上開戶教學

股票精選文章

🎈股票新手入門教學

🎈權證新手入門教學

🎈口袋證券介紹(優惠手續費)

加密貨幣精選文章

⭐加密貨幣新手入門教學

⭐加密貨幣選擇權介紹

⭐輕鬆運用加密貨幣網格交易

近期文章

  • NFT 與證券型代幣之比較
  • 可轉債的發行目的通常是什麼?
  • 高股息 ETF 完整解析:從基本介紹到金管會新規定影響

近期留言

  • 「GoogleUser63」於〈與財經KOL的互動〉發佈留言
  • 「kevin」於〈雜後談〉發佈留言
  • 「joanna」於〈雜後談〉發佈留言

線上課程

選擇權線上課程

給新手的基礎股票課程

加密貨幣交易心得分享

學員後台

免責申明

本網站之文章內容並非投資建議。各位在進行投資行為前應清楚考量自身財務狀況、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

聯絡方式

商業合作聯絡:

kevin@opkevin.cc

社群(方便詢問問題):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Discord

 

網站頁面

  • 關於我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繫我們

© 2023 OP凱文

本財經網站致力於用簡單的方式解釋股票、期貨、選擇權、加密貨幣等投資理財的工具,幫助新手能夠快速學習。

南朱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83030986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 Sign in
  • New account

Forgot your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mail with link to set new password.

Back to login

  • 前往首頁
  • OP凱文網站文章導覽
  • ⭐線上課程
  • 🚩籌碼資料
    • 【小台指散戶多空比】即時查詢
    • 三大法人期貨未平倉口數
    • 外資期貨未平倉口數
    • 台指選擇權支撐壓力表
    • 台指選擇權Put/Call Ratio(P/C比)即時查詢
    • 選擇權未平倉籌碼分析
  • 股票
  • 選擇權
  • 期貨
  • 量化交易(程式交易)
  • 加密貨幣
  • 技術分析
  • 關於OP凱文
  • 聯繫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2022 OP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