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貨交易中,「結算」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它不僅代表合約的終止,更直接影響投資人的損益與資金流動。要能在市場上長久操作,理解結算價格、結算時間以及結算方式,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期貨合約的結算價格
結算價格(Settlement Price)是決定投資人損益的核心依據。這個價格由期貨交易所依照特定計算方式產生,不同市場、不同商品會有所差異。
在台灣期貨市場,最具代表性的 台指期結算價 計算方式是:
- 以結算日 13:00~13:25 加權指數的報價,每五秒取樣一次;
- 再加上 13:30 最後一盤 的價格;
- 總共 301 個數據點取平均,即為最終結算價。
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單一瞬間價格被操縱,讓結算價更具公平性與代表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市場有不同規則。例如在美國,部分期貨商品可能採用當日收盤價的加權平均;而在歐洲,也可能依照連續撮合機制或特定時間區間的平均值計算。
期貨合約的結算時間
結算時間代表合約的到期日或最終結算時刻。此時間點過後,該合約將停止交易並進入結算流程。
以台灣市場為例:
- 台指期貨:每月第三個星期三 13:30 為結算時間。
- 周選與周小台:每週三進行結算。
- 若遇上假日(如颱風停市),則順延至下一個交易日。
對投資人來說,必須特別留意結算時間,因為如果在結算前沒有平倉,部位會直接進入最終結算,可能導致資金部位被動調整。若不清楚細節,詢問期貨營業員或參考交易所公告,才不會誤踩規則。
期貨合約的結算方式
實物交割(Physical Delivery)
在實物交割中,買方需實際接收標的商品,賣方需履行交割。例如:
- 黃金期貨:交割實際黃金。
- 農產品期貨:交割玉米、小麥、大豆等。
由於涉及物流、倉儲與保管,因此一般只有大型專業機構參與,散戶投資人通常會在到期前平倉以避免實物交割。
現金結算(Cash Settlement)
現金結算則不涉及實物,而是以現金方式計算損益,最常見於指數期貨,例如台指期、標普500指數期貨。
- 結算日依照結算價,直接在投資人帳戶中加減損益。
- 對投資人來說更簡單,不需要處理實體商品問題。
市場上常見情況是:
- 大型合約(如大宗商品)多為實物交割。
- 小型或指數類合約則多為現金結算。
2025年台灣期貨結算日規則

以上資料為2025年交易日行事曆,各位投資人可在期交所首頁>交易制度>行事曆中查詢。
根據台灣期交所行事曆:
- 每月第三個星期三:股價指數期貨、指數選擇權、股票期貨、股票選擇權結算。
- 每週三:週三選與周小台結算。
- 每周五:週五選結算
- 遇到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交易日。
為什麼理解結算很重要?
對投資人來說,結算會影響:
- 損益實現:結算價即為最終盈虧的依據。
- 資金規劃:結算後,資金流動直接反映在保證金帳戶上。
- 策略設計:不同結算方式會影響持倉安排,例如套利策略常需避開實物交割風險。
了解結算機制,可以避免因為忽視規則而產生不必要的風險,也能幫助你更靈活地調整操作策略。
相關文章:到了結算日仍然未平倉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