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與選擇權,有何相似之處呢?又有何不同之處呢?
快速重點:
- 一般交易人在權證只能做買方,認購權證等同於買進選擇權買權;認售權證等同於買進選擇權賣權
- 賣方由發行券商擔任,券商可以操作的空間有很多…一般交易人應多加注意
- 基本的權利金影響因素選擇權與權證兩者是相同的
- 權證歸證交所管,選擇權歸期交所管
選擇權與權證的相同之處
首先,你可以這樣去想,認購權證就如同買進買權,認售權證就如同買進賣權。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對於價格的影響,兩者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例如上漲對於買進買權以及認購權證是有利的,反之下跌對於買進賣權與認售權證是有利的。或者是剩餘日期,都是剩餘的時間越多,價格越多,剩餘時間如果很少,那價格也會很低。所有會影響選擇權權利金的因素,套用到權證這邊都是一樣的。簡單做個表格整理:
選擇權與權證的差異之處
至於他們的差異,則是有以下幾點:
- 選擇權是歸期貨交易所管的;而權證則是歸證券交易所管的。
- 選擇權你可以當買方或賣方;而權證你只能當買方(賣方是由發行券商來當)。
- 選擇權只要有一買一賣,契約就會成立,所以量沒有限制;而權證是看券商要發行多少數量,量就會有限制。
- 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是由公式算出來的,隱波會是升還是降都由市場機制來決定,無法透過人為來輕易改變;權證的隱含波動率,券商有能力透過造市波動率來改變隱波,進而導致買方吃虧(也有券商主打”不改隱波”這點來吸引投資人)。
總結
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選擇權,因為權證不能做賣方,策略就少掉一大半可以用了,再加上權證可能會被券商調降隱含波動率導致被吃豆腐,所以我還是以操作選擇權為主。
如有需要權證計算機的話,可以參考以下資訊:
元大權證網
凱基權證網
群益權民最大網 –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