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海外選擇權(Options)時,影響權利金(Premium,選擇權價格)的關鍵因素有很多,其中兩個最核心的就是 履約價 (Strike Price) 與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理解這兩個要素,能幫助投資人正確判斷選擇權價值,並設計出更合適的交易策略。
履約價 (Strike Price) 的影響
履約價是指買方在未來可買進或賣出標的資產的價格,它直接決定了選擇權的「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 價內 (In-the-Money, ITM)
- 買權 (Call Option):標的現價高於履約價 → 具有內在價值。
- 賣權 (Put Option):標的現價低於履約價 → 具有內在價值。
- 價內選擇權通常權利金較高。
- 價平 (At-the-Money, ATM)
- 履約價大致等於標的現價。
- 權利金主要反映時間價值,適合波動交易策略。
- 價外 (Out-of-the-Money, OTM)
- 買權:標的現價低於履約價。
- 賣權:標的現價高於履約價。
- 沒有內在價值,僅剩時間價值,因此權利金便宜,但風險較高。
範例:
假設美股期貨(S&P 500)目前價格為 5000 點:
- Call 4900 履約價 → 價內
- Call 5000 履約價 → 價平
- Call 5100 履約價 → 價外
履約價越接近標的現價,權利金越高,因為被履約的機率更大。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 的影響
到期日決定了選擇權能持有多久,影響的是「時間價值 (Time Value)」。
- 時間越長,權利金越高
長天期選擇權有更多時間讓價格朝有利方向變動,價值相對較高。
舉例:一個一個月後到期的 Call 可能比一個禮拜後到期的 Call 貴很多。 - 時間價值會遞減 (Time Decay)
越接近到期日,時間價值消耗得越快,特別是在臨近到期前的最後幾天,權利金下跌速度會加快。這個現象稱為 θ值 (Theta)。 - 策略應用
- 短天期選擇權:便宜但風險大,適合短線交易或新聞事件操作。
- 長天期選擇權:成本高,但風險較低,適合中長期佈局。
履約價與到期日的綜合作用
下表整理了兩者的交互影響:
條件 | 權利金特徵 | 投資人常見應用 |
---|---|---|
價內 + 長天期 | 權利金最高,包含內在價值與充足時間價值 | 穩健佈局,看漲/看跌方向明確 |
價內 + 短天期 | 權利金中等,時間價值有限 | 短期波段操作 |
價外 + 長天期 | 權利金便宜,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獲利 | 投機或布局趨勢行情 |
價外 + 短天期 | 權利金最低,極高風險 | 高槓桿短線操作,賭新聞事件 |
投資人觀察與建議
- 新手投資人:建議從「價平或價內、較長天期」的選擇權開始,避免時間價值快速流失。
- 進階投資人:可靈活運用「價外短天期」選擇權,布局重大事件(如 Fed 利率決策、OPEC 會議)。
- 台灣投資人提醒:透過國內期貨商交易海外選擇權,雖然方便,但合約規格、保證金與手續費都需注意,務必熟悉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