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多元且全球化的領域,不僅可以交易本地商品與金融資產,還能參與國際市場的投資機會。對於有興趣擴展視野的交易者來說,海外期貨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項。但到底什麼是海外期貨?它和國內期貨有什麼差別呢?本篇將帶你全面了解。
什麼是海外期貨?
海外期貨(Overseas Futures) 指的是在國外期貨交易所掛牌、以國際商品或指數為標的的期貨合約。這類期貨通常涉及全球範圍內的重要資產,例如:
- 股指期貨:如美國 S&P 500 期貨、德國 DAX 期貨、日本日經 225 期貨
- 商品期貨:如黃金、原油、小麥、咖啡、大豆
- 外匯期貨:如歐元/美元期貨、日圓/美元期貨
這些合約不僅提供了更多元的交易標的,也讓投資者能在全球經濟中尋找機會,對沖風險或擴展收益來源。
海外期貨與國內期貨的五大主要差異
1. 交易時間
- 國內期貨:除了交易量大的期貨商品有夜盤,大部分僅在白天交易(8:45 – 13:45)。
- 海外期貨:幾乎 24 小時不間斷交易,例如美國 CME 期貨從台灣時間凌晨開市,一直交易到隔天凌晨。
差異點:海外期貨提供更多靈活性,不必受限於單一市場時區。
2. 交易品種
- 國內期貨:以本地金融指數(如台指期、小台指)或商品(如大豆、玉米)為主。
- 海外期貨:則涵蓋全球熱門商品與股指,如原油、黃金、美股指數、外匯。
差異點:海外期貨的標的範圍更廣,能參與更多國際市場的波動。
3. 保證金與槓桿
- 國內期貨:槓桿以前高現在低,保證金要求相對較高。而且期交所的保證金訂定一直都是個謎。
- 海外期貨:槓桿比例高,保證金需求低,而且有許多微型期貨商品。
差異點:海期的資金門檻較低,要注意槓桿。
4. 結算與交割
- 國內期貨:大部分以現金結算。
- 海外期貨:根據不同市場規則,有現金結算也有實物交割,不過主要還是以現金結算為主。
差異點:需要了解各交易所的結算方式。
5. 交易成本
- 國內期貨:手續費殺到見骨,有期交稅要負擔。
- 海外期貨:沒有期交稅需要支付,手續費可以跟營業員談。
差異點:海期成本低,並且提供了更多機會。
為什麼選擇交易海外期貨?
全球市場機會
- 參與更多元的資產類型
- 把握全球經濟周期變化
更靈活的交易時間
- 不必受限於單一市場時區
- 可以根據全球新聞與事件即時反應
更高的槓桿與波動性
- 利用高槓桿獲取更大潛在回報
- 波動性高的市場有更多短線交易機會
風險分散
- 對沖本地市場風險
- 減少單一市場崩盤對資產的衝擊
海外期貨的潛在風險
匯率風險
交易海外期貨,匯率波動可能影響實際收益。
交易規則
其實也不能算是風險,交易商品前本來就要先看合約規格,但以前發生過原油期貨改規則可以負結算,但許多人不知道規則有改,吃了一記悶虧。
資金成本
海外期貨通常需要更高的保證金,交易成本也更高,但因為有微型商品可以選擇,所以這點倒也還好。
結語:國內期貨 vs 海外期貨,該如何選擇?
如果你是新手,偏好熟悉市場,可以從國內期貨開始,熟悉基本操作與風控技巧;但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經驗,想要參與更大市場波動、掌握全球經濟趨勢,那麼海外期貨會是更具挑戰性的選擇。
無論如何,了解風險、做好資金管理,才是能在期貨市場中長期生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