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海外期貨交易時,不僅需要選擇合適的期貨商,還需要了解各種費用結構,因為這些費用會直接影響你的交易成本和獲利能力。本篇文章將介紹手續費、保證金以及其他常見的交易成本,幫助你在選擇平台時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1. 手續費(Commission)
基本手續費
營業員在報給你費用的時候,會是跟你說單邊費用X元,不過要記得,你需要買進與賣出,也就是進場與出場會各算一次手續費。
影響手續費的因素很多,可能因為這間券商的連線速度快、下單軟體穩定,所以費用也會高一點點,但如果你的交易量大,營業員通常也願意多給你一些優惠。
或是一開始只是想試試水溫,可以選擇微型商品去交易,手續費與保證金對於小資族也比較友善。
2. 保證金(Margin)
初始保證金是你一開始要進行期貨交易時,最少所需要準備的資金。維持保證金則是持有部位時必須保持的最低限度,低於這個資金額度,券商會通知你補足(Margin Call),所以建議不要只準備一口的錢,最好準備3~5口的錢去交易一口。
交易什麼商品的保證金需要準備多少,營業員會跟你說,或是直接輸入關鍵字在券商網站也能查得到,例如:
3. 其他常見費用
程式、數據的費用
如果是使用程式交易,可能會有一些額外費用,以MC做舉例,MultiCharts除了有專業版之外,也有所謂的券商版,券商版一個月大概是800~1000元新台幣的費用。如果是使用專業版,另外需要支付行情數據的費用。
匯兌成本
如果使用台幣入金,需要考慮匯率差異和換匯手續費
清算與交割費用
部分期貨合約涉及實物交割,可能會產生額外的成本
4.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選擇適合的合約
- 使用微型期貨降低保證金和手續費成本
增加交易量
- 營業員會根據交易量提供手續費折扣
結語:了解費用結構,降低交易成本
在選擇海外期貨交易券商時,了解各種費用結構是成功交易的關鍵。手續費、保證金以及其他隱藏成本都會影響你的獲利能力。因此,在選擇平台時,應根據自己的交易習慣和資金規模,選擇最符合需求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