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以為省錢是克制消費,然後生活過得很拮据,但我覺得不是,這樣有點走火入魔。省錢是為了把資源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去,不論是讓錢為你工作,或是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省錢可能是為了存下足夠的緊急預備金,或是為了存房子的頭期款,但其實如果你已經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也已經是買房一族了,那麼存錢其實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投資”!
因為只有透過投資,才能產生複利效果,人兩腳錢四腳,如果把錢省下來拿去做有效的投資,隨著時間推進,這些存下來的小錢在未來都會變成可觀的資產。
我相信大家在學校都有學過機會成本的概念,一但你稍微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把錢拿去浪費掉的代價太大(你如果要浪費,還不如直接送我,謝謝乾爹乾媽)。記住,不是要你不享受人生,這點我已經強調過很多遍了,但假如你現在在理財這條路上才剛起步,那就稍微延遲享樂一下嘛~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我相信大家都有看過,你就稍微忍耐一下嘛。
所以我們不要為了折扣而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購買每一件物品,都應該要經過深思熟慮,判斷其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並能帶來長期價值。但如果你發現這個錢花下去是能提升效率的,那該花則花,例如為了學習新技能的課程、購買節省能源的家電產品、或節省時間的交通工具,因為有更多的事情是比金錢更寶貴更重要,錢是工具而不是目標,錢就是要來幫助我們過更好的生活。
除了緊急預備金,保險也要買,但要買那種真的有保障的保險,而不是以投資為目的的保險,透過緊急預備金與保險建立好你的安全網,才能無後顧之憂的踏進投資市場。
老實說,AI的時代我不確定寫這種老掉牙的東西會不會有人想看,但我覺得就算未來時代再怎麼變化,這些基本觀念不會變就是不會變
知道錢的去向,把選擇掌握在手中
知道錢的用途,讓錢發揮最大價值
知道錢的未來,用錢滾出更多財富
積極主動地管理自己的財務,最終目標是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嘿),過上更自由、更多采多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