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期貨市場中,設定「停損」和「停利」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你每一筆交易都該先想清楚的重點。這不只是風險控管的基礎,更是避免情緒干擾、培養穩定操作習慣的關鍵一步。
你永遠無法控制市場怎麼走,但你可以控制「什麼時候出場」。
停損點怎麼設,才不會一下就被掃出去?
用資金控管法來反推停損點數(最穩妥)
先決定你一筆交易最多能承受多少虧損,再根據商品的每點價值計算出最大容許的點數。
範例來了:
- 總資金:$10 萬美元
- 願意承受風險:2%
- 所以單筆最多虧損:$2,000
- 商品每點價值:$50
→ 計算:2000 ÷ 50 = 最多可以容忍 40 點的停損
如果你打算進場的價位,設下 40 點停損後剛好位在某個技術位之下,那這筆交易可以做;否則就該減少口數,或乾脆放棄這筆單。
技術分析法讓停損更有依據
技術面常用的方法包括:
- 支撐/壓力區間:做多時,停損設在下方支撐;做空則設在上方壓力。
- 前波高低點:突破不成反被打回,就是該走的時機。
- 關鍵均線:如價格跌破多頭均線(如 20MA)可設為停損點。
- 型態破壞:例如三角收斂下緣跌破,就該認錯出場。
波動率法:行情劇烈時給它多點空間
這裡常用的是 ATR(平均真實波幅),它告訴你這商品每天平均會波動幾點。
應用方式很簡單:
- 若 ATR 是 15 點,你可以設停損在 1.5~2 倍 ATR 的距離
→ 好處是行情震盪不容易被掃掉,壞處是有時代價就是大一點。
停利要怎麼設,才能讓獲利不吐回去?
先想好風險報酬比,再推停利點
最基本也是最實用的方法是設個合理的「Risk/Reward 比」。
舉例來說:
- 如果你停損設 30 點
- 希望至少有 1:2 的報酬
→ 就要把停利設在 60 點以上
這樣一來,即使你只對一半的單子,也還是有機會賺錢。
技術面也能幫你抓出場點
和停損一樣,你也可以這樣設停利:
- 壓力/支撐區:漲到壓力區不動了,就收;跌到支撐又縮腳,也該走。
- 型態滿足點:像是突破平台後的預期漲幅、旗形、頭肩底這些都能量化。
- 均線接觸法:漲破 5 日線後,觸碰就走;或撐在 20 日線上就讓他繼續。
追蹤停利:讓獲利邊跑邊鎖住
如果你喜歡抱波段單,又怕走太慢吐回去,那就試試「移動停利」。
方式有三種:
- 固定點數:每漲 20 點,停利點就跟著往上 20 點。
- ATR 追蹤:如行情變動變大,停利點也自動給它多點空間。
- 均線追蹤:如跌破 5 日線就收手。
小提醒:這些錯誤千萬別犯
- 隨便改停損:該砍不砍,最後爆倉;越拖越慘。
- 設太近:被掃光又看著它漲上去會很崩潰。
- 忽略商品特性:不同商品波動不同,停損距離不能一體適用。
- 不算成本:記得把手續費與滑價都算進去,否則報酬會被吃掉。
- 全部一次停利:考慮分批出場,一部分先保平安,剩下拚大波段。
相關文章:
設定出場點,就是在設計你的風險曲線
每筆交易,請你在「進場前」就先思考出場點。不管是停損還是停利,只要你能照著規劃執行,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你就贏了一半。
你最常被什麼情況打亂設定的停損停利?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