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
中文通常會翻譯叫做交易所交易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
光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兩個主要特點:它是一種基金,但交易方式卻像股票一樣方便
你可以把ETF當作是懶人包
因為它濃縮了一籃子的標的物
標的物可以是股票、債券、黃金、原物料等各種資產
以最耳熟能詳的0050為例
買0050ETF,就等於是同時投資了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
傳統的基金,要買賣其實不太方便
可能需要幾個工作天才能完成申購或贖回
ETF就真的是超級方便
股票市場有開盤,就能及時買賣ETF
比起買賣基金,你只需要去多開個證券戶就可以享受買賣ETF的方便
現在投資ETF已經變成是顯學
所以有非常多的種類任君挑選
除了追蹤股市的,還有追蹤黃金或原油的
也有專注於特定產業的,例如科技或醫療
也有像是特定投資方針的,例如追求高股息的
類型真的超級多啦,畢竟金融商品嘛,只要有需求,就會被製造出來
你喜歡哪種類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沒太大意見
投資前記得稍微做一下功課,不要挑到割韭菜類型的就好
其實我覺得概念上有點像是集資呀
ETF根據追蹤的目標,也就是這一籃子的資產
切成許多小單位,發行給投資人們
讓投資人可以用小資金
也能買到原本需要花很多錢才能湊成的一籃子資產
理論上來說,ETF會盡量貼近它持有的這一籃子資產的淨值
但難免會因為市場買賣(供給與需求)的緣故
產生溢價或是折價
老實說我是覺得長遠來看,不用太拘泥於一點點的溢價
因為如果它追蹤的標的是good shit
那難免就是會因為供需緣故而產生溢價問題
沒有溢價太多的話,就眼睛閉閉買下去吧…但這僅限於長期投資的角度
如果你是短期操作,那折價溢價這個因素我想就應該是需要好好思考
簡單來說,長期投資good shit ETF,不要太拘泥於溢價問題
好,總而言之咧,ETF是一個小資金但大範圍的投資管道
你可以用小錢就能參與整體市場或特定標的物族群的成長
這也是為什麼不論新手或老手,越來越多人喜歡使用ETF來投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