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的賣方思維是什麼?其實最主要就是想要賺取時間價值
之前說過嘛,買方與賣方這兩個角色是相對的
買方期望的是標的物價格噴出,連帶影響權利金增加
如果以單邊而言,要嘛大賺,要嘛最多就賠這筆權利金
賣方就是反過來想
最好這段時間什麼事情都不要發生,讓我穩穩地把權利金(時間價值)收下就好
如果噴出,發展與我預期的方向不同,我要賠很多
發展與我預期的方向相同,我收的權利金就這樣,也不會賺更多
所以最好就是不要有什麼大場面,安安穩穩的就好
時間是賣方的好朋友
因為時間一分一秒是一定會過去的,沒人能讓時間暫停(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先不要)
所以權利金到最後會只剩下內涵價值
這就變成很有趣的情況,我們以同樣做多的例子來說明
買方在買進買權之後,標的物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漲超過一定程度,買方才會獲利
但賣方在賣出賣權之後,只要不下跌,最後就能獲利
方向上,”不下跌”是很寬鬆的條件,因為可以接受盤漲或上漲
時間上,也是很寬裕的條件,不像買方那樣被迫要在期間內完成某個目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交易選擇權一段時間後,喜歡做賣方的原因,因為相對而言比較輕鬆
那賣方風險在哪,其實過去一段時間也有提,這邊就不多說
不過這些風險不是不可防範的
看是要降低槓桿提升自己的存活率,不會輕易被砍倉
或是更價外的履約價補個買方部位,變成是垂直價差
還是觀察波動變化,有變大就閃人,這些都是可行的
所以賣方沒有新手想得那麼可怕,你有很多方式可以去調整
以上所說只是個通則,講個大概而已
很多東西可以靠一些手段來改變
例如我們前面說買方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怎樣的
那如果你要改變這個不利因素,其實就是挑比較遠到期的合約嘛
但相對應的,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更高的權利金(因為機會更多所以更貴,還記得之前說的嗎?)
或是美股選擇權是實物交割,長期做Sell Put
波動怎樣變化都不管,因為把時間拉長,可以降低波動帶來的影響
之前有問過各位喜歡怎麼做,真的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也別忘了上一篇說的,對新手而言我覺得垂直價差是個不錯的做法
喜歡的話可以先從這個策略嘗試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