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選擇權新手,我會建議用垂直價差來當作一開始所使用的招式
因為這個策略裡頭剛好是一個買方部位與一個賣方部位,這樣的中庸之道很適合新手去操作
它既能像買方那樣鎖住最大虧損,相比於賣方又能降低所需保證金,很適合小資族操作
之所以叫做垂直價差,是因為這是在同一個到期的合約裡頭,選擇同一種權別(買權或賣權),然後針對不同履約價去做一買一賣
通常我是用垂直價差來取代賣方的做法,所以主要會是賣權看多價差與買權看空價差,會這樣做主要也是因為流動性的關係
這種取代賣方做法的垂直價差,特性就是賺賠比是小於1的(最大獲利/最大虧損),它收取時間價值的能力其實不如純粹的賣方,但至少不用擔心突發意外,而且再強調一次,可以降低很多保證金
在YouTube 搜尋垂直價差應該可以看到很多介紹,甚至可以看到我有教如何心算計算垂直價差的損益(但沒什麼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