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小資族,想要累積財富,省錢絕對是理財的第一步~但要注意,從以前我們就講過,不是要你過得像個苦行僧,我們是要更聰明地管理金錢,把錢花在刀口上,並且為未來的投資和夢想儲備能量。
記帳是第一步,不管是用App、Excel,或簡單的筆記本,每天記錄開銷,小至咖啡大至房租。持續記錄一個月,你就會對自己的消費習慣有清楚的認識。有些記帳APP很方便喔!你只要同步你的載具,那在外面消費有刷載具的話,這個記帳APP就會自動幫你同步登錄消費紀錄,節省你自己Key in的時間。
簡單的將支出分為必要性開銷(房租、交通、餐費、水電)和非必要性開銷(手搖飲、聚餐、娛樂、購物),你會發現,許多非必要性的支出,累積起來數目非常可觀。
有記錄下來這些數據,我們就能為自己量身打造,規劃一下預算,將每個月的收入分配到不同的類別,舉例來說:
50% 給「必要」: 房租、伙食、交通、水電瓦斯、通訊費等固定且必要的支出。
30% 給「想要」: 娛樂、聚餐、治裝、旅遊、興趣愛好等提升生活品質的開銷。
20% 給「儲蓄與投資」: 如果你是投資新手,這筆錢就設定定期定額買0050這類型的ETF吧。或是存夠一筆資金,然後使用網格交易這種低買高賣的做法我也很推薦。
以上的比例,可以視個人情況稍作調整,但建議儲蓄與投資仍保留在10%以上。
我還是想要再提醒一次,記帳、理財、省錢,這些事情是要做的精明,而不是死腦筋硬省,我舉個例子讓大家容易理解我想表達的,例如飲料錢是可以省下來的費用,但如果不喝咖啡就沒有動力工作讓你沒有效率,那麼這個咖啡錢就不是可以省下的錢。或是走路不用錢呀,但時間也是很寶貴的,有必要為了省下車資而花掉寶貴的時間嗎?所以要省但不要省過頭,錢要花在刀口上,例如你發現你很容易衝動買某些商品,但買回來用沒幾次就放著不管,這很明顯就是可以節省的支出囉!
如果條件允許,希望能做到先儲蓄、再消費,在領到薪資之後,先預留下一筆儲蓄與投資的錢,而不是把錢花到有剩再把剩下的錢拿去投資,這前後順序不同會帶來很大的差別。
有一件事情我想提一下,其實信用卡是一個好幫手,很多神卡給的回饋會比你用現金消費來得更划算,怕是怕你過度消費,所以前面提到的必要與想要,這關要先過,這關能過的話,其實信用卡這個工具應該要多加利用。關於信用卡的資訊,我推薦各位可以去看看成長駭客Jerry的粉專或網站。
如果你不追求每樣東西都一定要全新,其實二手物品也是值得考慮的選項,像是second street、旋轉拍賣、附近的二手市集,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理財、省錢、投資,這些習慣是需要時間、耐心和持續的努力。但只要培養起來,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財務狀況會越來越好,祝大家財運昌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