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我們的line群組裡,有人問可不可以聊聊加密貨幣?
好,那我們就來聊聊吧!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吧 😀
加密貨幣最核心的特點是去中心化。這表示它不像傳統貨幣那樣由中央銀行或政府機構發行、管理和控制。相反地,加密貨幣透過區塊鏈來記錄、驗證和管理我們的交易,讓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進行點對點的交易。
加密貨幣的主要特性:
1.完全以數據形式存在。(數位化)
2.使用密碼學技術來保護交易安全和隱私。(加密性)
3.不依賴任何中央機構,由全球網路共同維護。(去中心化)
4.所有交易紀錄公開在區塊鏈上,可以追溯但難以篡改。(透明可追溯)
5.一旦交易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就幾乎不可能被修改或刪除。(不可篡改)
最耳熟能詳的當然是比特幣了(不是比特犬,汪汪),於2009年創立。說來也有趣,Bitcoin的誕生與金融海嘯有關唷~
在這之後,也有許多其他加密貨幣(通常稱為山寨幣)也相繼出現,例如以太坊ETH、瑞波幣XRP等。
區塊鏈是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它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公開、共享且不斷增長的數位帳本,這個帳本記錄了所有發生過的交易。
1.當有人發起一筆加密貨幣交易,這筆交易的詳細資訊(如發送方、接收方、金額、時間戳等)會被加密,並廣播到區塊鏈網路中的所有電腦(稱為節點)。
2.網路中的節點會接收到這筆交易,並根據預設的規則進行驗證。例如,他們會檢查發送方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交易是否符合規範等。這一步是為了防止重複支付(同一個幣被花費兩次)或其他非法行為。
3.許多經過驗證的交易會被收集起來,打包成一個「區塊」。這個區塊除了包含交易數據,還會包含一些重要的資訊,例如:時間戳、加密雜湊(Hash),以及前一個區塊的雜湊(然後形成鏈)
為了確保所有節點對新增的區塊內容達成一致,區塊鏈網路會採用一種共識機制。最常見的兩種機制是:
1.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
2.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
大家比較熟悉的會是前者PoW,就是各位常聽到的挖礦。在這個機制下,被稱為「礦工」的節點需要投入大量的計算能力去解決一個複雜的數學難題。第一個解出難題的礦工就可以將新的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上,並獲得加密貨幣獎勵。
以上先講個大概,之後有時間再慢慢講。有趣的是,其實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幣圈人,我是把我自己定位為交易者(因為幣圈真的很多有趣的東西),但我之前讀了一本書,是劉潤寫的商業簡史,在第183頁前後那段還蠻有趣的,基本上就是在講自從網際網路後到現在區塊鏈這段時間的發展,看完之後我開始變得比較認同加密貨幣了,但現在的我算不算幣圈人嘛…我覺得我好像還沒投入得那麼深吧。
附帶一提,劉潤比較有名的書是底層邏輯,但商業簡史這本我覺得也蠻好看的,可以去看看。
關於加密貨幣,我目前懂的也只是些皮毛,想看更多的話,可以追蹤腦哥,這對於新手而言是一個很友善的粉專,可以在這裡挖到很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