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選擇權的新手應該會對於一個名詞感到陌生,也就是今天的主題「時間價值(Time Value)」,這個是各位之前在做股票或期貨沒有接觸過的概念,沒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什麼是時間價值。
選擇權權利金的組成:內涵價值加上時間價值
要認識時間價值之前,要先知道選擇權的權利金是由甚麼組成的
權利金 = 內涵價值 + 時間價值
內涵價值是什麼
對於買權來說,內涵價值就是指數高於履約價的部分,舉例來說假設現在指數在18350,那麼:
履約價180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350
履約價181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250
履約價18200的買權,內涵價值是150
依此類推
但聰明的你會想到一件事情,那18400、18500、18600這些履約價的買權,為什麼還有權利金?以及上面提到的18000、18100、18200的這些買權權利金比內涵價值還多,為什麼?這就要講到時間價值的部分!
時間價值是什麼
前面說到買權18200的內涵價值是150,但實際去看18200的權利金報價卻不只150而是185,18300的權利金報價也不只是250而是280。
185比起150多出來的35,還有280比起250多出來的30,這些多出的數字就是它們的時間價值。
你可以這樣理解,因為距離結算日還有剩一些時間,把這些時間當作是一個機會並換算成金錢,買方要購買這些機會就要多花一些成本。
履約價18400、18500、18600這些價外的買權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現在指數還沒走到那所以它們沒有內涵價值,但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漲破這些履約價,所以它們各自都會有自己的時間價值需要去支付。
但是隨著時間越接近到期日,這些機會自然也就會跟著萎縮,價外的履約價萎縮到最後就會歸零。
價內的、價平的履約價就只剩內涵價值,而價外的履約價因為沒有內涵價值,而時間價值也沒有,就變成大家所稱的”吃龜苓(歸零)膏”了。
以上的舉例是用買權,賣權的話就反過來想即可:
指數低於賣權履約價,這些履約價是價內,有內涵價值+時間價值
指數高於賣權履約價,這些履約價是價外,只有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非線性遞減,很多新手會誤以為每天減少的時間價值是相同的,但實際上隨著時間過去,時間價值減少的速度會一天比一天快,如下圖
如何計算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的計算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用權利金去扣掉內涵價值就會等於時間價值了,舉個例子,現在指數18207,我想要去計算買權18100履約價的時間價值
1.先看權利金報價
看到買權18100的權利金報價是257點,這個先記著
2.計算內涵價值
內涵價值是18207(指數) – 18100(履約價) = 107點(內涵價值),所以得知買權18100履約價的內涵價值是107點
3.用權利金減去內涵價值,即為時間價值
257點(權利金) – 107點(內涵價值) = 150點(時間價值),得知買權18100履約價的時間價值是150點
4.若內涵價值為0,則權利金報價即為時間價值
買權18400的權利金報價是96點,由於18400是價外,沒有內涵價值,所以買權18400履約價的時間價值是96點
時間價值常見問題
時間價值(Value of Time)的影響
選擇權的權利金會受到時間價值多大的影響,可以看Theta值,買方的Theta值是負的,因為隨著時間過去,時間價值會一點一滴流逝,所以權利金也會跟著一點一滴減少;賣方的Theta值是正的,因為買方失去的權利金會被賣方賺走。
如何計算未來失去多少時間價值?
如果想知道選擇權時間價值流失速度,有兩個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直接看Theta值,可以知道一天的時間過去對於選擇權權利金的影響是多少。
第二種方法,你可以利用選擇權計算機這篇文章的教學,把上面該填的參數填完,最後面的”存續期間”改成選擇”存續期”,然後把單位從”年”改成”天”,再去打上5天、4天、3天…等依此類推,你就能從下方的權利金變化得知一天過去會失去多少時間價值,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但更能夠感受權利金時間價值流失的變化。
假日是否影響時間價值的流失?
選擇權時間價值假日不流失,交易日才流失。白話來說,一般星期六星期天這種假日不影響,但如果是平常交易日卻遇到放颱風假,那這種假日照樣會扣時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