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K棒,是技術分析範疇裡基礎中的基礎,K棒雖然看起來只有簡單一根紅K或綠K,但其實其中就包含著4個不同的資訊,分別是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以對於交易有興趣的你,一定不能不認識K棒。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直覺的作法,可以試試看亞當理論
什麼是K線(K棒)
傳說是在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白米商人本間宗久,他把每天的米價的一開始的價格(Open)、最高的價格(High)、最低的價格(Low)、最後的價格(Close)通通記錄起來,也就是所謂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
日本人把這種紀錄的畫法叫做”蠟燭線“,蠟燭線的日文是キャンドル スティック(KYANDORU SUTIKKU),在台灣就取K開頭把它稱為K線或K棒。
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是紅漲綠跌,香港、歐美則是綠漲紅跌。所以身為新手的你若看到美國股市一片紅可別高興得太早,人家是跌得慘兮兮唷。如果在跟別人聊K棒時若擔心紅綠K的誤會,可以改成以陽K陰K來說明,就不會產生誤會。
如何看K線(K棒)
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是紅漲綠跌
香港、歐美則是綠漲紅跌
所以身為新手的你若看到美國股市一片紅可別高興得太早,人家是跌得慘兮兮唷
如果在跟別人聊K棒時若擔心紅綠K的誤會,可以改成以陽K陰K來說明,就不會產生誤會
以台灣的方法做說明:
如果收盤價>開盤價,紅色(陽)
反之,收盤價<開盤價,綠色(陰)
上面或下面如果看到有細細的線,那個叫做上影線/下影線
意味著最高價或最低價距離開盤價/收盤價的長度
但要注意,顏色只是跟你說那根K棒的收盤與開盤相比
但盤勢整體是上漲還是下跌,要跟前面的K棒相比
也就是說,會出現今天是綠K,但是指數是上漲的情況
或今天是紅K,可是指數跟昨日相比是下跌的
以下圖為例,當天的收盤價跟前一天收盤價相比是下跌的,但當天的K棒是陽K
如何判斷K棒型態?
K線有許多型態的教學
但你去翻書就會發現太多了,一般人很難記得住
所以我自己是簡單把K棒視為多空兩軍交戰的戰報
如果紅K越長,理所當然的代表多方強勢
或是帶著長長的下影線,代表多軍雖然一度遭到打壓,可是最後用力反打回來
這樣簡單去想,很多名詞就不太需要去記了
例如紅三兵,其實本質上就是大紅K,那麼也就理所當然的是偏多囉
或者在一個高點出現長上影線的K棒(也被稱作墓碑),你便能知道這是多方要衰弱的預兆
總結
K棒是使用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必須要知道的常識,如果身為一名交易者卻看不懂K棒,就像是你說你是鋼琴家卻看不懂五線譜一樣神奇。其實它只是很簡單的把四個資訊包含在一根K棒內,所以你只要記得它的最上面是最高價,最下面是最低價,收盤價若比開盤價高則是陽K(反之亦然),這樣其實就不難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