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我們在幣安開始了我們的虛擬貨幣交易之旅。雖然在台指期、選擇權這裡已經是老手了,但在虛擬貨幣的世界,我們仍然是個小白。一想到能有這種重新練等的機會,難免都有點小興奮呢!
但事情不如我所想像
我原本的出發點是要來做選擇權的,但幣安的帳號我認證好之後進入到它的選擇權下單頁面,糟糕,這個量、這個報價,完全不行啊!幣安的歐式選擇權報價與成交量非常非常的差,而且商品只有比特幣與乙太坊,完全不是我所想像的有很多很多不同幣種的選擇權可做。後來用手機的下單頁面發現,欸~有美式選擇權,而且商品多,但問題是只能做買方,而且存續期間最長只有一天的時間,這模式很像是元大的牛熊證,這種模式其實買方勝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完全不是我想要做的模式。
所以很無奈,事情並不如我所想像,可是頭都洗一半了,只好找找看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做。發現有所謂的槓桿、合約,合約還有分U本位合約與幣本位合約。花了一點時間在網路上找資料,如果用我所認識的東西來做理解,槓桿很像是融資融券,跟人借錢來做多或做空,不過這邊的槓桿風險看來是比股票那邊的融資融券高很多,因為融資是自有資金6成借貸4成,融券是自有資金9成借貸1成,而這裡的槓桿則是自己設定。至於U本位與幣本位就把它當作是外匯期貨來看就懂了,U本位是不同虛擬貨幣對應穩定幣,例如USDT或BUSD這種與美金掛鉤的幣別,幣本位就看它是誰對應誰,例如某某幣對應比特幣之類的。
那就先一半吧
現在沒得做選擇權了,那該做甚麼好呢?於是我決定把入金的1000美金分成兩半,一半放在現貨錢包,買一些我有興趣投資的貨幣,另外一半則是放在U本位合約的錢包裡。
一開始看不太習慣這個介面,稍微摸索了一番。右側有看到買與賣的按鈕,限價、市價、特別功能的選項,還有保證金比率。左側看到有不同的合約可以選,有價格、量,還有資金費率。線圖用的是TradingView,很多很多技術指標可以選。啊~看得真是眼花撩亂啊,總之就先試試看吧。
啊我怎麼爆倉了
做好我想做的合約之後,就放手讓它去跑了,畢竟什麼停損停利的我都設定好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吧。而且在我的想像裡,如果這檔真的做失敗了,應該最多最多就是賠掉保證金的數額而已,總不可能超過吧!所以我設定完之後就安心去睡覺了。
孰不知,關鍵在於“全倉”,這意味著如果這檔賠錢,它會看我其它有資產的地方一起來扣,再加上我的停損價位設得寬,所以我存入的500鎂就這樣噴掉了…QQ,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是耿耿於懷,因為我設的停損雖然不算窄,但還是比強制平倉的價格要再更緊的,以至於我大意了,以為自己在被強制平倉之前是會先觸碰到停損這一關,但事後檢討,應該是因為我設定全倉同時又因為我操作複數合約,最後再加上我是全倉而非逐倉,如果我當初選逐倉,那其實就會比較接近我所想像的,這檔合約的保證金會是我最大虧損的額度,只能怪自己一開始沒做好功課。於是,我把原本買的現貨都轉回USDT,然後再轉到合約的錢包,重新開始。
下集:東山再起